趙 鑫
(寧波市五鄉中學 浙江寧波 315111)
在常規體育課堂中,健美操教學的形式統一。教師一般會采取課前活動、講解示范、引導練習、糾正錯誤、獨立練習的教學流程。這種模式很容易磨滅學生的興趣,同時還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創意與思維展現,給學生留下了并不“愉快”的課程體驗與感受。為了讓學生有良好的體驗,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精神面貌,同時也達到素質教育的標準,教師應當掌握“快樂體育”教學法,讓學生以快樂的心情積極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驅動他們行為主動性的基礎動力,同時也是促進學生保持良好態度的關鍵信息。盡管多數學生是以感興趣為由選定了健美操課程,但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符合學生的觀念與標準,他們的興趣就會很快消弭殆盡,呈現出怠惰的學習態度。這樣既影響了教師的教學,也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快樂體育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基點。學生在收獲快樂的同時,也會迸發出強烈的興趣。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沒有機會展現自我的。然而,高中學生恰恰處于思維迸發、創意無限的美好階段。對于健美操課程來說,他們所期待的不僅僅是學習現有的內容,而是要擁有自由開放的空間。快樂體育是“以學生為本”理念下的教育思想,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擁有很大的空間與機會展現自身的個性與創意。這樣就可以達到強化學生個性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健美操藝術的靈性與生動。[1]
高中是學生面臨高考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巨大,而體育課程恰恰是他們壓力舒緩、心情放松的時間。體育課程不僅可以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為學習打好基礎,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加充實地投入到學習之中。要想保證健美操教學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快樂體育教學法是必然途徑。這是讓學生獲得快樂和放松的重要手段。
健美操運動的活動量比較大,尤其對學生的耐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教師可以采取創設快樂情境的辦法,讓學生在情境之中增強情感的體驗,從而能夠更加專注地完成健美操動作。然而,在實際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狀態進行設定,以符合學生的身體素質,避免其過度勞累。[2]
建立“快樂場地”是創設快樂情境中的一種典型手段。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環境的方式,刺激學生產生更大的興趣與表演欲望,讓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和表演。首先,活動場地可以有一定的主題性,如可以設定為表演舞臺。部分學生上臺演出,而部分學生在臺下觀看演出。在演員與觀眾兩種身份的映襯下,這種舞臺效果會更加強烈,也能讓學生產生濃烈的“舞臺感”,從而收獲更充足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其次,場地的布置應當符合學生的審美。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場地環境的設計之中,如場館內的裝飾物、地毯的顏色、燈光的色彩以及著裝的效果等等。這樣能激發學生心中滿滿的表演欲望。通過這樣的情境或環境創設,學生們能在其中得到更真切的情感體驗。同時,學生對健美操這種形體藝術也會有新的認知與理解,更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價值。
在傳統的健美操教學中,教師通常按照課本的流程一點一滴地完成教學。一方面,課時緊張,教師講解、演示、練習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教師忽視了學生個性的展現。教師常常會禁止學生的自由發揮,甚至還會批評學生不按照統一標準來完成動作。這樣的教學是阻礙學生個性成長與創意思維迸發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快樂教學法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想法,創編有趣的健美操動作。這樣既可以展示學生的個性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更是學生感受快樂的重要途徑。[3]
例如,在“彈力帶操”一課中,彈力帶作為一種多功能、多樣化同時兼具樂趣的健美操道具,其應用的形式與方法是多樣化的。教師可以在教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的動作之后,讓學生們自由分成小組,每組5~6人,共同商議并創編一套彈力帶操,在小組成員達成統一共識之后,則按照小組內創編的健美操進行團隊練習,最終進行表演。教師和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打分評判。對于優勝小組,教師還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以獎勵他們的良好創意與團隊配合。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既能夠在健美操中尋得樂趣和體會,同時也獲得了自我個性表現的機會,還發揚了團隊協調和配合的精神。
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生對美的追求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一方面,他們自己本身正處于青春靚麗、魅力四射的時期,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加美麗;另一方面,健美操確實有著塑造優美體型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們身姿挺拔、身材勻稱、線條優美。
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健美操引導學生的審美追求,但同時需要注意三方面的問題。首先,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們傳遞美學思想,將健美操動作與身形塑造相聯系。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將健美操的姿態保持下去,在生活中也能擁有良好的氣質。最后,在健美操的設計中,教師應當展現人體美和體育美,讓學生在其中獲得美的享受。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課程的健美操教學中,教師應該掌握快樂體育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快樂情境、開放自由創編、引導審美追求等方式,既可以讓學生提升身體的柔韌性、力量、協調性等,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個性思想,同時還能塑造其良好的體型,促進他們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