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淼

出門在外,常有人因“水土不服”而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也有的稱為“旅行者腹瀉”。“水土不服”的常見原因有以下這些:
1進食不潔食物或飲食不節制、沒有規律、胃腸道負擔過大導致急性胃腸炎。
2長途跋涉、旅途辛勞,自身抵抗力和體力降低,受涼或胃腸功能減弱,出現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3不同地區各種礦物質的自然本底有差異,敏感個體初來乍到容易出現“水土不服”。
在外就餐時尤其要注意這幾點:
盡量少吃涼拌和陳放已久的食品,點餐時可選擇口味清淡、加工程序少的菜品。這些菜跟重口味的菜肴相比,更能保障原材料的新鮮品質;進食時要勤洗手,吃當地的特色小吃和零食最好選擇新鮮加工出爐的熱食。對陳放在外的成品得觀察食品衛生情況,比如周圍環境是否清潔、有無低溫(冰箱、冷柜)保藏、有無紗窗和陳列柜等防蚊防蠅防塵設施、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及防護情況(有無戴口罩、手套或者使用清潔工具,潔污分開等);旅途中不要吃變質過期的食物,哪怕只是可疑變質的食物也應棄去不吃。建議進食前一定要洗手,可以減少腹瀉的發生,千萬別信奉“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俗話;身體弱、胃腸比較敏感的人更容易出現腹瀉不適,要注意出門在外不要吃得過雜,也就是食物種類不要太多。對旅游地的美食不要貪多,不要因為旅游而肆意吃喝,更不要因為天氣炎熱、大汗淋漓就貪涼吃過多的冷飲和冷藏食物;去石灰巖地貌地區旅游,少喝當地飲用水,可選擇蒸餾水以減輕“水土不服”。在外時間久(超過一周)的長途旅行時可補充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鋅和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胃腸不適的情況。
旅游進入陌生環境,不僅機體“吃不消”,心理也有適應期。旅游在外,保證一日三餐營養補充外,可適當吃零食來緩解緊張情緒。零食應選營養價值高,脂肪、糖含量少的食物,如水果、適合生吃的蔬菜、奶制品、少量堅果等。少選用油炸食品、糖果、甜點等,食用零食以不妨礙正餐為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