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啟桃
4 月1 日晚間,天邦股份(002124)發布3 月份商品豬銷售情況簡報,今年1-3月公司銷售商品豬51.37萬頭,銷售收入16.23億元,銷售均價51.67元/千克,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32.64%、60.45%、362.54%。
受非洲豬瘟影響,天邦股份等生豬養殖公司的業績猛增早在去年就已經顯現,且股價也隨業績暴漲。在此帶動下,近來多家上市公司以各種方式搶養豬風口。
2019 年豬肉價格大漲,而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得益于“超級豬周期”紅利,在2019年實現業績大增。
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已經披露2019年業績的生豬養殖上市公司業績亮眼。新希望(000876)年報披露,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0.51億元,同比增長18.81%;實現凈利潤61.81億元,同比增長127.08%。天邦股份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60.06億元,同比增長32.90%;實現凈利潤1.21億元,同比增長121.13%。牧原股份(002714)年報顯示,2019 年實現營收202.21 億元,同比增長51.04%;實現凈利潤63.36 億元,同比猛增1 099.91%。
盡管生豬銷量同比有所下滑,但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仍在延續。天康生物(002100)發布的2 月生豬銷售簡報顯示,今年1-2 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8.81 萬頭,較去年同期下降35.22%;但累計銷售收入2.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2.86%。
大北農(002385)也披露,今年1-2 月公司銷售生豬15.08萬頭,同比下降54.45%;累計銷售收入6.71億元,同比增長79.89%。
業績增長的同時,整個豬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股價均大幅上漲。wind 數據顯示,24 家豬產業概念公司2019 年股價幾乎全部上漲,2019 年至今僅有正虹科技(000702)一家微跌1.80%。
生豬概念業績和股價齊飛,多家上市公司繼續大手筆布局,與此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外行”跨界養豬。
3月31日,新希望發布公告,公司決定在四川綿陽、湖南衡陽、貴州黔東南、河南濮陽新建4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20.28億元。而此前,公司剛剛宣布建設10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43.59 億元。3 月5 日,天邦股份公告稱,擬在安徽滁州市區域內建成年出欄500萬頭現代化生豬養殖暨食品產業園項目,項目整體固定資產投資額約70 億元。3 月3 日,大北農公告稱,為搶抓養豬機遇,回籠資金,處置持有的荃銀高科股票。
值得關注的是,養豬業火熱也吸引更多上市公司跟進。3月5日,主營皮革的振靜股份(603477)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巨星集團、星晟投資、和邦集團等41名交易對方持有的巨星農牧100%股權,交易作價確定為18.2億元。交易完成后,公司主營業務將新增畜禽養殖及飼料生產和銷售。但因跨界養豬,振靜股份受到質疑,3 月18 日公司收到四川證監局問詢函,4月1日晚間公司做出回復,就質疑的標的公司預期營收增速顯著高于2019年營收增速及標的公司市盈率顯著高于同行公司等問題進行了說明。
生豬養殖的風生水起也讓羅牛山股份(000735)認清現實,重新專心養豬。資料顯示,以畜牧業為主業的羅牛山股份(000735)2007年上市后多次跨界,先后涉足教育、房地產、金融投資等領域。2019 年,公司地產業務驟降,被專注養豬的企業遠遠甩在了身后。兜兜轉轉,3月24日晚間,公司連發公告稱,擬剝離房地產業務,集中精力和資金養豬,公司擬定增募資27.80億元,除9 4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外,其余將全部投向生豬產能擴張的7個項目。
2020 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指出,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中央做出部署,各地快速落實。廣西、海南、江蘇等地紛紛出臺措施鼓勵生豬養殖,并提高生豬養殖的補貼。
4 月1 日,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12 ?。▍^、市)生豬生產恢復和非洲豬瘟防控視頻調度會,要求各地細化分解生產恢復發展任務目標,切實解決好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促進生豬穩產保供的通知》,力圖通過多管齊下的金融政策,讓生豬產能加快恢復。
平安證券分析師表示,因當前產能下降明顯,不應樂觀估計今年三季度出欄量恢復,預計全年豬價在25~35元/千克高位震蕩,四季度或趨勢向下。
華西證券分析師指出,預計2020 年上半年生豬供給仍處于緊缺狀態,但隨著產能恢復,生豬供給將重歸平衡,價格也將恢復正常。
就上市公司蜂擁養豬,有市場人士提醒,上市公司跨界經營需仔細掂量,不能犯頭腦發熱、“猴子掰玉米”的毛病,持續專注主業方能行穩致遠。更不能蹭熱點炒作股價,否則將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和引來監管問詢甚至被嚴厲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