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莉莉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小學 浙江紹興 312030)
當前社會,大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因此家庭對孩子的安全問題比較重視,但同時家長在教育學生時,又沒有給學生傳遞自我保護的知識,導致學生的安全意識比較差。另外,學生受到年齡與生理發展規律的限制,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為了使學生安全健康地成長,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安全教育的滲透,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通過不同的方式鍛煉學生面對危險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1]。
班主任在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時,可以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引起家長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視。雖然當前許多家長十分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但由于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學生并沒有樹立安全意識,也沒有自我保護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與家長溝通,使家長了解正確的教育方法,促進學生在家校合作中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班主任在加強與家長溝通時,可以組織家長會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家長認識學生在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方面的缺陷。在組織家長會時,班主任先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由其他班級的學生家長扮演陌生人,將該班級中的學生騙出校園。在活動中,班主任隱匿在其他地方,觀察并錄制學生的表現。比如,有的學生會先嘗試與班主任聯系,在找不到班主任時會選擇與陌生人一起走;有的學生則是直接與陌生人一起走。在這個活動結束之后,班主任可以在家長會上播放視頻,使家長意識到學生安全意識的匱乏,然后與家長溝通,設計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方法。班主任加強與家長溝通合作,共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有利于學生安全成長[2]。
班主任在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時,可以組織主題班會,在班會中滲透安全教育相關知識。在組織班會活動時,班主任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參與到班會設計與組織中,促進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提升。
以“了解生活小常識,安全你我他”主題班會為例。在這場班會中,班主任可以先要求學生搜集生活中的安全小知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了解許多安全小知識,如炒菜起火時不可以用水澆滅,要用鍋蓋蓋住;在打雷下雨時最好不要站在樹下等。在班會活動中,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安全小知識,并要求學生闡述其中的原理,像為什么炒鍋著火之后不可以用水澆滅。學生了解到著火的條件之一是氧氣,水比油輕,不能覆蓋到油上阻隔氧氣,反而會帶著油到處流動,導致火勢變大,因此不能用水澆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深化對安全知識的掌握。在學生分享安全知識之后,班主任可以要求學生設計宣傳安全知識的方案,有的學生會設計相關海報,有的學生會設計相關視頻。學生在設計宣傳方案的過程中,會再一次回顧安全知識。通過這三個步驟,學生會牢牢掌握安全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雖然許多學生有一定的安全意識,但并沒有應用到實踐生活中,像上文中提到的陌生人騙學生出校園的活動,學生知道不可以跟陌生人走,不可以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但在真正面對這種情況時,部分學生還是難以應用安全知識。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時,可以模擬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將安全知識應用到實踐生活中。
比如,組織火災逃生演習。在演習中班主任指導學生正確的逃生方法,像有秩序地下樓梯,及時報警,掩住口鼻等。另外,在演習過程中,班主任要觀察學生的表現,像有的學生會驚慌失措,班主任要及時安撫學生;有的學生滿不在乎,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加強重視。在演習活動結束之后,班主任要帶領學生總結反思。在總結反思中,班主任可以指出學生在演習中的不足,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班主任模擬生活情境,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使學生靈活應用保護自己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心智,使學生即便面對真正的危險,也能夠理性思考、正確應對,促進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文從引起家長重視、滲透相關知識、培養實踐能力三個方面就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策略進行了探索。小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班主任的不斷引導和鍛煉。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見,可以為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使小學生在安全教育下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樹立安全意識,促進小學生安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