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霞
(重慶市華鎣中學校 重慶 401132)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傳遞和反饋的過程,其方式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形體語言和信息語言等。
學生是班主任溝通的主要對象,有效的溝通能幫助班主任進一步了解學生。與學生的溝通側重點有四,第一,學習。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內容、學習節奏和學習方式都有著很大的差距,許多學生由于不能及時轉變而導致成績一落千丈,因此,班主任在溝通過程中應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對學科和教師的看法、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在學習中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習的挑戰等。第二,生活。初中生普遍存在易怒、煩躁、不耐煩、抗壓能力差等問題,據調查,許多學生會由于家庭中的暴力、離異、重組、偏心等原因出現自殘和輕生等問題,因此,班主任的溝通內容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及時排查和發現學生的生活問題。第三,環境。環境主要分為學習環境和交往環境。學習環境以班級的學習氛圍為主,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應詢問班級學習的問題和風氣,通過與學生溝通確定問題、找出問題,調節學習氛圍。第四,心理。初中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班主任可以積極發揮心理疏導作用,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心態[1]。
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是一個反饋和接受的雙向關系,首先,班主任應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和問題,包括學生的進步、狀態、態度、優勢和長處等,通過溝通使家長進一步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同時,班主任也應當指正和提出家長的問題和育人方法,尤其是家庭比較特殊和存在問題的,許多家長由于缺少正確的育兒方法,導致學生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因此,班主任可以傳播和傳授一定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家長學會理解學生、了解學生、貼近學生。其次,接受是指班主任通過與家長的溝通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態[2]。
與任課教師的溝通側重點是了解學生各科學習的狀態、反饋教師存在的問題和共同發現新教學方法。了解學生在各科學習的狀態有利于發現學生的學科優勢,幫助學生調整偏科等問題。反饋教師存在的問題是班主任在與學生直接溝通過程中得出的,它更具直接性和針對性,班主任在溝通中指出問題能幫助教師對學科教學做出調整,這對學科的開展和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共同發現新教學方法是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保障,相對于科任教師,班主任更了解學生和班集體,因此,班主任聯系科任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制定更符合班級特點和學生的需要。
班主任必須認真尊重溝通的對象和內容,從尊重對象出發,班主任必須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自尊心尤其重要,班主任可以采取委婉的態度與學生溝通。在與家長和任課教師溝通時,謙遜和耐心會讓班主任更加受到信任,從而大大提高溝通效率。從尊重內容出發,溝通后,班主任必須重視溝通內容,做出一定的反應和實施一定的策略,教師如果對溝通采取不作為的態度和行為會讓溝通對象認為溝通敷衍和不必要,從而降低溝通質量[3]。
溝通方式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形體語言和信息語言,每一種語言都能達到不一樣的效果,從而加強溝通的有效性。比如,班主任可以采取匿名書信的形式與學生溝通,當學生面對難以開口或難以面對的問題時,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問題疑惑用匿名的書信投遞到班主任在班級里搭建的郵箱里,班主任通過讀信進行反饋和提出一定的指導,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采取書面語言的形式,既能保護學生的隱私和自尊心,又能使問題得到充分的解決。
班主任的溝通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這種態度和行為會導致溝通的壓抑、緊張,使溝通對象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因此,班主任的溝通應盡可能做到平等,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同等的位置上。比如,溝通的場所可以隨機選擇,在校園、食堂、街道上碰到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都可以進行高質量的小溝通,隨機的場所會營造較為輕松的溝通氛圍。同時,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要學會換位思考,以鼓勵性的話去激勵學生,消除溝通的障礙感。
溝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班主任在進行溝通時,必須學會理解、尊重、換位思考等,通過多樣的溝通技巧促進溝通的有效進行,幫助學生積極度過青春期,保障學生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