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冬
(浙江省金華市芙蓉外國語學校 浙江金華 321000)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眾參與核心素養的綜合性、活動型課程,思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在傳統的線下教學過程中,通過面對面的教學,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依托學校社團活動,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落實核心素養,但目前由于特殊情況的影響,課堂從線下轉向線上,給思政課程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
首先,學生對于線上學習缺乏物質和心理上的準備。突發特殊情況,學生從線下學習過渡到網絡學習缺乏準備,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1]。缺乏紙質教材是很多學生面臨的共同問題,缺少教材的輔助,學生對書本知識概念認識模糊,在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更談不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與在校學習的作息相比,線上學習相對自由,上課時段由于缺乏教師的督促,部分學生存在應付學習的行為,在打開網課的同時做其他事情;其他時間需要學生自主規劃,缺乏自律的學生在課后時段利用效率不高。
其次,日常教學管理難以到位。線下教學中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到相對固定的教室學習知識和技能,老師能夠全面了解到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上課時通過眼神交流能夠把握學生的聽課狀態,課后通過批改作業能夠明確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線上教學以計算機軟件為主要手段實現異地同時教學,通過互聯網連接老師和學生,對于學生是否聽課,聽課效率如何,是否自主完成作業老師很難全面把握。除此之外,由于網絡延遲的原因使得師生實時互動難以實現,絕大多數上課時間處于一方講授一方接受的狀態,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存在一定的難度。
最后,落實學科素養缺少有效的教學環境。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眾參與四個方面,培養學科素養需要老師對教學內容精心設計,進行有效引導,從而達到情感升華,對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現感性與理性、理論與實踐的統一[2]。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強調更多的是對知識概念的掌握,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形成理性判斷,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有些內容抽象難懂,理論性較強,而有些老師在進行網絡授課的時候為了保持教學進度一致,存在滿堂灌的現象,這使得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脫離,無法形成情感上的共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面對這些挑戰,如何讓線上教學走向有效是值得老師們深思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首先要幫助學生養成合理的居家學習習慣,其次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再次要選擇高效的教學平臺,最后要優化教學資源。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是前提。線上學習的主體仍然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制定符合規律的、合理的作息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調整身體狀態,營造良好的居家學習環境,進而從思想層面引起學生對線上學習的重視。因此,每天除了聽課和空中答疑時段,還應指導學生做好其余時段的學習與休息鍛煉活動等安排,對于每日語文、英語的晨讀、晚上的英語聽力學習等活動,老師也應該在線上進行實時指導,幫助學生形成勞逸結合、科學健康的居家作息習慣。對于學生所反映的教材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如百度網盤、QQ、微信、釘釘等提供電子版本,讓學生學有所依。
有效管理學生是關鍵。線上教學要提高有效性,必然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在正式進行線上教學之前就要約法三章,明確線上課堂的紀律及要求,哪些能做哪些要做。課前,老師可以知識清單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自主預習,讓學生明白重難點,標記疑惑知識點,提高學生聽課的針對性。課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進行發散型探究,對于一些難點和重點,可以通過在線點名提問的方式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課后,明確課后學習要求,自主落實課后習題,并通過教學平臺提交作業和課堂筆記。
選擇高效的教學平臺是保障。進行線上教學必須依托于一定的教學平臺,通過教學平臺連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一個好的教學平臺能夠滿足師生的多方面需求。對于老師而言,教學平臺能夠向學生推送學習資源,直播課堂內容,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答疑,統計上課考勤,發布作業,統計作業情況,反饋學生學習情況等,對于學生而言,教學平臺可以接收學習資源和教學信息,與老師進行教學互動,觀看老師直播教學、接收并上傳作業等。
優化教學資源是重點。互聯網環境下存在大量的學習資源,質量參差不齊,需要教師通過多方整合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這是提高線上教學有效性的重點。在整合過程中利用相關教學網站、微信公眾號、國家教育平臺、新聞APP等平臺篩選教學所需的素材、課件、習題等,從而形成系統的備課資源庫。思政學科是一門時政性非常強又具有生活氣息的學科,因此,在此特殊時期,選擇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會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給學生展示抗疫中的感人事跡,讓學生獲得知識增長的同時實現情感升華,增強對國家制度的認同感。
線上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借助互聯網技術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實現針對性學習和教學。面對這一教育潮流,只要老師不斷進行總結反思,優化教育方法,教學效果一定會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中實現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