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 旭
小學體育課程十分重要且具有現實意義,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的身體素質決定了學生未來的發展。籃球一直是大多數小學生喜歡的運動,教師把籃球游戲融入小學體育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基本的籃球技巧,可為今后的體育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的教學形式也應該注入更多活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學到技術知識,又陶冶情操,在輕松愉快的游戲環境中提升自己的水平,使學生找到更多的樂趣[1]。
在當前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基礎來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培養小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觀念,籃球運動是一項對團隊合作能力要求極高的運動,在體育教學運用籃球游戲培養小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在小學體育教學階段,因為籃球運動本身帶有極大的趣味性,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可促進學生在籃球游戲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進而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果與教學水平,這樣的體育教學才是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例如,在體育課上給學生布置“運球接力賽”的游戲,學生可以自由分組,然后在小組之間展開比賽。每一個小組都從第一個學生開始進行運球跑步,到終點后把球移交給下一位同學,如此循環,最終看哪個小組用時最短,哪支隊伍就是游戲的冠軍,在這樣的趣味游戲過程中,學生都會自發地為所在小組爭取更好的成績而努力拼搏,在游戲過程中能夠提升和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這一點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都有極大的幫助。
籃球運動最早就是以游戲的方式誕生和發展的,小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就是做游戲,所以,體育教師可以運用籃球游戲在體育課上進行教學,籃球游戲的內容選擇必須與教學大綱、課時教材緊密結合,要充分考慮到教學效果。這樣不僅能提升小學生在體育課的活動能力,還能使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于爭先、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在課前體育教師要對學生的興趣點和發展方向加以了解,在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對籃球游戲進行改革創新,在創新時要做到始終保持與小學生心理、個性及身體素質發展相適應,體育游戲在形式上的創新需要做到與時俱進,不能長時間只用一種游戲,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厭倦感,降低學生參與體育課的興趣,進而影響體育教學質量。例如,籃球運球教學中采用“一人運兩球”“運球接力”的游戲;將籃球的基本練習游戲化、教學方式靈活化,提升學生對籃球游戲興趣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籃球的動作技能。對于高年級學生還可以采用教學比賽的形式進行“一對一”“二對二”等有對抗、有競爭的游戲方式進行,增加練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通過體育游戲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開朗活潑,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偏小的年紀卻要負擔起沉重的學習壓力。通過籃球游戲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快樂的體育課堂氛圍,將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融入小學體育教學時,也能讓學生在游戲中釋放學習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完全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模式。例如,在練習“籃球花”時,教師組織六七名學生組成一圈進行拍球,規定數到某個數字后一起向同一個方向移動一位,接著拍上個同學留下來的籃球。教師可以在這一基礎上對人數設置、組織形式、規則設計進行創新。通過一系列的籃球小游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還能鍛煉學生的動作靈敏性,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大腦的反應能力,對小學生的心理也能起到調節作用,可緩解小學生的心理壓力。籃球游戲的刺激性也能滿足小學生的好勝心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積極練習和競爭的心理狀態。激烈競爭的籃球游戲,能提升小學生應對學習壓力與抗挫折的能力。
在小學籃球訓練過程中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入體育游戲,可大大增加籃球訓練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掌握更多籃球技巧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智力水平、培養團隊意識,可促進學生道德情操的提高、身體素質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發展,這也是新時代賦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