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善
根據目前國家培養新型人才的要求,小學英語教育要著重對小學生英語知識、思想道德及綜合素質等進行全方位培養。這些都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內容。但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基于核心素養創建英語高效課堂的工作無法順利展開。所以,教育工作者還是要仔細研究目前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可實施的方略。
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為了讓學生在以后初中學習生活中能夠有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良好的英語運用能力。通過在英語課堂滲透核心素養的重要性,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學科對自身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英語高效課堂的創建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知識水平,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綜合運用能力[1]。
目前,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沒有深刻認識到學科素養的重要性。有些教師覺得只要自己走完教學流程,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內容就可以了。對于英語核心素養的滲透工作沒有做到位,甚至忽略不計。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學科修養,明白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明白英語教學不只是讓學生會背幾個單詞,會寫幾個句子這么簡單。我們要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從思維品質、創新能力、知識運用等多方面培養學生,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比較優秀的教學能力。
很多教師工作多年但在教學手法上卻不知道創新,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現在是一個發展的社會,教育也需要不斷進步,如果在教學上沒有創新,不能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又怎么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呢?這也會直接導致課堂質量不高,高年級學生越來越缺乏對英語的熱情。
小學英語現在雖然已經全面普及了,但目前小學生英語整體水平和運用能力都有明顯的不足。不少高年級的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感覺比較吃力,一些即使掌握了英語課堂內容的同學在實踐應用中還是不敢說、不會說,不知道如何用英語交流。這些問題與教師的教學質量存在最直接的關系,也是我們必須要著手解決的。
在英語學科中,我們以學習能力、文化品質、思維能力和英語語言能力等作為英語學科素養的重點培養內容。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品質修養來培養學生。在英語教材學習中貫穿學科素養的培養。例如,學習“Where did you go?”時,需要學習動詞的時態和一些關于戶外活動的新型詞匯,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思考過去式的一般變化情況,讓學生自己總結規律,同時讓學生把自己在平時游玩時的照片展示給大家,通過英語演講的方式告訴大家自己曾經參加過哪些戶外活動。或者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動作表演,其他同學在下面猜是哪個單詞。這種方式對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
許多教師在英語教學創新上總是不夠重視,其實新的教學方法對孩子的吸引力往往比傳統教學更高。我們可以將網絡技術加入英語教學中,為學生創建高效課堂。比如,學習“Last weekend”時,學生需要掌握: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這一類的句型。學生需要掌握過去式一般疑問句的提問方法,教師可以搜集相關知識的視頻,讓學生在真實的口語交際情境中感受知識的運用。這樣會比單純的講解語法內容有更好的作用,學生也更有帶入感。
開展小學英語交流實踐活動是對學生知識學習程度、運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一種總體測評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每周開展一次英語交流實踐課,把一周學習過的知識,通過這種實踐交流的方式運用起來,讓學生有效掌握并鞏固知識。通過每一次的交流,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這種方式也會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高年級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牢牢抓住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全身心為學生創建高效小學英語課堂,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促進新型人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