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茂玉
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英語重要的兩個部分,兩者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二者結合,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認識到閱讀與寫作間的關系,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增強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利用讀寫結合調動學生英語興趣,進一步發展學生英語思維,使其形成良好的英語運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1]。
基于讀寫結合的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正確指導學生閱讀和寫作,在讀寫結合中激發學生真實情感,對學生有著深遠的意義。首先,讀寫結合能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含義,使學生經歷閱讀、理解、創新、寫作的過程,在豐富學生閱讀積累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閱讀技巧,達到以讀促寫、以寫固讀的效果。其次,在讀寫結合中學生需要會讀才能寫作,這種模式有著整體性的特點,學生能先理解英語課本,達到信息輸入的效果,再在寫作中輸出語言,根據閱讀材料進行寫作,有利于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共同發展。最后,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讀寫結合能保證學生學習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讀寫結合需要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在讀和寫的過程中主動總結,列出學習綱要,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這樣既能保證學習效率,也能提高英語學習自信。
仿寫是讀寫結合的典型方法,在基于讀寫結合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課本資源展開仿寫活動,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和分析課文對話、語法、內容,研究課文運用的寫作方式、寫作結構、情感表達技巧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英語仿寫活動中。在仿寫時,教師應要求學生熟練朗讀和復述課文內容,對課文有深刻理解,再開展仿寫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印象。例如,在“What color is it?”的教學中,課文的重點語句是What colour is it? It’s...,重點詞匯是red、yellow、blue、green等有關顏色的單詞,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在小組內朗讀、翻譯課文,再運用課文中的重點詞匯和語句對話,為接下來的仿寫活動奠定基礎。之后可以由教師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仿寫,使學生能運用英語知識正確描述顏色,掌握語用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
閱讀是學生輸入英語信息的主要方式,只有進行大量閱讀才能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整合閱讀資源,鼓勵學生進行課內外結合閱讀,利用課內閱讀為學生積累詞匯、語法、句型等基礎類素材,使學生的英語作文更加飽滿、充實。課外閱讀能拓展學生閱讀視野,使學生掌握新穎、創新的寫作方式,增強學生的語言閱讀、理解能力,為寫作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應重點講解課內閱讀,適當拓展課外閱讀,采用以讀促寫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例如,在“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的教學中,需要讓學生學會用“Could you please? Could I please...?”來提出自己的請求和爭取別人的認同,有禮貌地陳述自己的意愿,在課內閱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先自主學習課文,形成個性化的閱讀習慣。再由教師為學生講解重難點,如有關家務的單詞、“Could you please...?”的句型等。接著與學生一起分析課文結構,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引出“Chores”話題的,使學生對課文有深層次的理解。之后可以適當為學生拓展中西方在禮貌上的文化差異, 使學生主動在寫作中主動運用閱讀知識,豐富學生的英語語言經驗[2]。
在積累大量閱讀素材后,學生會表現出強烈的寫作欲望,這時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和寫作表達訓練,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同時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主動反思閱讀內容,在讀寫結合中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講解與中秋節有關的信息,與學生共同閱讀中外不同國家文化的語言材料,積累寫作素材,布置與中秋節有關的寫作任務,鼓勵學生在寫作中運用閱讀素材,使學生在重新理解閱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語言創作,促進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融合。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促進教學改革,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讀寫結合能使學生對知識產生理性和感性的認識,可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語言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為學生積累英語素材,在讀寫訓練中發展學生英語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