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藍鴿 王廣軍 韓 琪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262500)
2020 年 3 月 7 日 19 時 5 分,泉州市欣佳酒店發生嚴重坍塌事故,事故造成29 死、42 傷,構成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欣佳酒店坐落于泉州市鯉城區南環路1688 號中駿四季康城一期一側,又稱“鯉城區欣佳旅館”。 該酒店2018 年3 月28 日成立,占地5畝左右,主體結構共 7 層,每層 1 000 m2,檐高 22 m,系鋼結構建筑物,2013 年竣工。 2018 年設客房共計66 間。 為楊金鏘經營所有,主營住宿服務。 自新冠疫情爆發, 設置該酒店為集中醫學觀察點,以隔離新冠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觸人員。 事發當晚,該酒店隔離觀察相關人員共58 名、員工16 名及租用該建筑車行人員6 名。
事故發生過程:3 月 7 日 19 時, 房東接到現場工人電話,得知一樓房屋柱子發生形變。 3 月7 日19 時5 分,該酒店樓體發生坍塌,共71 人被困現場。 3 月 7 日 19 時 17 分,110 指揮中心轉警于泉州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
根據國務院權威調查數據,該酒店未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履行基本建設程序, 無規劃及施工許可,非法建設加之違規改造問題嚴重。 房東發現酒店基礎沉降及承重柱形變等重大事故前兆后,卻仍抱有僥幸心里、冒險違規經營。相關部門監管失責、“打非治違”形同虛設,無視倫理責任規范,導致安全關隘層層失效,喪失公平,終釀慘禍。
任何的意外,實際上在深究之后都不是意外,而是必然,沒有與倫理無關的工程。 早在2018 年11月16 日,該酒店因違規建設被警告繳納罰款3 000元。 2019 年7 月17 日,該酒店未按照相關要求提交年度報告,被加入經營異常名錄黑名單。 2019 年12 月4 日,因未按照要求辦理住宿登記,被責令要求立即整改,被罰款3 000 元。 該酒店非法改建,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暴露出安全隱患的漏洞和盲區,發人深省。
工程倫理貫穿于工程建設活動的各個角落,構成社會存在發展的物質基礎,其內涵豐富貫穿于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等多種關系,有人有關系就會產生倫理問題。 在利益及其他因素的驅使下,有些人對工程建設中的倫理問題選擇性失明,忽視工程倫理,造成倫理缺位,無異于自掘墳墓。 工程活動是許多要素的集成性活動。 工程建設的第一要義不是倫理活動,但是所有的工程活動中都必然蘊涵著舉足輕重的倫理問題。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與倫理無關的工程。 工程建設領域必須深刻關注工程倫理維度,如果漠視工程倫理維度,必將導致類似欣佳酒店“3·7”坍塌安全事故發生。 過去工程倫理關注是否把工作做對做好,現在關心是否做了好的工作,“好的工程”必須符合工程倫理原則。
該酒店坍塌事故導致眾多人員傷亡,不可否認存在諸多工程技術問題,同時也應該看到工程倫理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工程倫理問題構成工程建設活動中所有道德問題的總和。 工程建設不斷發展,工程倫理在工程建設活動中遭遇各種困境和挑戰,工程倫理的缺失帶來的負面效應不斷出現。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不能用單一的技術來解決,需要用工程倫理的原則和規范來化解。
技術倫理是在工程倫理中至關重要的。 基于技術、管理和道德標準的約束,建設工程各項技術活動必須接受倫理規范。 也就是說,倫理規范滲透于工程質量和安全中,其中所涉及到的倫理精神和道德規范即技術倫理。 科學技術應用于實踐,技術本身只是工具,技術轉化為成果的過程中,需將技術倫理合理滲入其中[1]。
本案例中,建設單位(業主甲方)、施工單位(乙方)、設計單位及監理單位技術倫理觀念嚴重不足。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各方均未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履行基本建設程序,無規劃及施工許可,非法建設,違規改造,暴露出嚴重工程倫理問題。 業主在事發前就已經發現了大樓基礎沉降、承重柱變形等坍塌前兆,但是卻繼續冒險違規經營,竟心存僥幸以為不會發生意外,漠視倫理原則,屬于典型的“知行錯位”。 相關部門監管失責、“打非治違”形式化執法,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一大因素。 從經營者到監管者,安全關卡層層失效,危房之下竟能成為新冠疫情下觀察隔離點,倫理意識缺失暴露無遺。
生命不容漠視、安全不能忽視。 不管是建筑安全、生產安全、道路安全或是其他的安全問題,作為參與者、經營者、監管者都需要保持敬畏,堅守法律與倫理的準繩,莫失道德良心。
工程建設也是一種經濟活動,因此不同主體間存在的利益訴求不同,導致各種矛盾的產生,挑戰工程倫理底線。 本案例中,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建設單位不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履行基本建設程序。 施工單位無規劃及施工許可,非法建設,違規改造。 相關部門監管失責、“打非治違”流于形式主義,無視倫理責任規范,導致安全關隘層層失效,喪失公平,終釀慘禍。
上世紀80 年代,我國施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經濟分配原則,對我國改革開放下的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 隨著工程建設高速發展,工程倫理缺失現象泛化。 鑒于此,“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排序方式遭到部分人質疑。 正本清源其內涵,“兼顧公平”非不顧、不要。 在當前倫理大環境下,需真正落實“兼顧倫理公平”這個方面的要求,利益面前倫理先行。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參與者個人會影響工程建設質量,主體責任是工程倫理的部分體現。 對于責任倫理,當責任與道德判斷產生聯系,倫理學的意義發生。
3.3.1 工程師本人的倫理責任
工程師具備專業性,是工程建設活動的直接踐行者。 他們具備獨立思考、預測、評估其所從事的工程活動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的能力,履行責任工程倫理義務。 無規劃和施工許可,很明顯屬于非法建設、違規改造,在明知會產生不利后果的情況下完成施工,責任倫理意識淡薄。
3.3.2 工程多重共同體的責任倫理
現代工程建設是一項集體活動,工程風險不能歸咎于某一個人。 工程安全生產事故中的共同倫理責任強調個人要服從共同責任倫理要求。 在本次坍塌事故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為追求個人利益,鋌而走險,明知故犯,是倫理責任的主要承擔著。 相關部門監管失責、“打非治違”流于形式主義,無視倫理責任規范,導致安全關隘層層失效,理應共同承擔事故后果。
提高工程師責任倫理素養,培養工程師在義務、利益沖突時的倫理抉擇能力。 工程師的職業倫理中職業活動既定方向,使得其能夠高瞻遠矚,具備預測自己行為的可能后果,并作出高屋建瓴判斷的能力。
加強工程倫理教育,從工程共同體的倫理責任維度,要求各級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承擔工程倫理教育責任。 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為社會輸送具有工程倫理意識的合格人才。 針對工程建設倫理,具有倫理意識的卓越建設者才是解決技術、 利益、責任等倫理問題的終結者[2]。
提高利益相關單位的社會責任意識,畢竟收益只是工程建設目標的一部分,為人民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保障公眾安全、健康才是更大的倫理價值體現。
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背后暴露出的是工程建設決策者和實踐者在趨利心態下的工程倫理缺失行為。 通過該事件,倫理教育工程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值得所有工程建設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