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凌艷
福建綠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361000)
裝配式住宅施工模式下的元件連接為住宅施工節省了工作量, 但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一旦施工人員在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則會影響整體住宅施工效果。
在套筒安裝過程中,鋼筋與埋深參數會產生一定技術差異,從而對套筒性能造成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施工效率無法提高,而且鋼筋內部結構很容易被破壞,從而對住宅建設質量產生影響。 因此,在套筒安裝過程中需要借助于可視化儀器或是軟件,對元件連接和技術進行深層剖析,不斷對技術進行優化處理,以減少問題的發生頻率。
除此之外,元件連接過程中需要對每個灌漿口的位置進行定位與分析,采取有效手段了解孔內的具體情況,使用科學的方法檢測孔內的最佳飽和狀態。 此方法可減少套筒不穩定情況,降低元件連接過程的風險。以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一期裝配式住宅工程為例,由于工程較為龐大,在元件連接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給工程埋下安全隱患。
模板安裝是裝配式住宅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雖然模板安裝可大幅節省工期,提高住宅施工效率,助力住宅早日投入使用,但模板安裝容易出現模板斷裂的現象,任何一塊模板都對住宅的整體施工有一定影響,引起模板斷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裝配式住宅模板安裝過程中,空調板、陽臺板、梁體等都很容易出現模板斷裂的情況,特別是在邊角區域,因其厚度不一更容易發生模板斷裂,從而影響圍護構件的質量。 在模板安裝過程中,安裝流程不合理或后期養護不到位,也會造成梁體、柱等結構出現較深裂縫,從而影響住宅的安全性、結構應力性等性能。 一旦外界對住宅形成壓力,便會出現模板斷裂情況。
除此之外,如若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則模板容易因受力不均而發生模板斷裂的情況[1]。 在疊合板安裝過程中,疊合板是影響裝配式住宅質量最核心的因素,因此在運輸疊合板的過程中需要遵循運輸要求,采取科學方法避免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扭曲變形和模板的斷裂現象。
物資材料是建筑建設施工各項工作的基礎,小到一顆螺絲釘的型號,大到混凝土的制作比例與攪拌等問題,物資材料的整個采購過程、使用過程都會對裝配式住宅的最終質量和穩定性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傳統的住宅施工較為復雜,工作量較大,整個施工過程需要使用大量建筑材料。 由于裝配式住宅施工方式大幅降低了施工量,所以對人力資源和物資材料的需求有所減少,但選購材料仍然是一項重要工作。 以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一期裝配式住宅施工建設工程為例,如果工程開工之前物質資料的質量和來源無法保證,則很容易對住宅建設質量產生影響, 即便在建設時期并未出現質量問題,也會為住宅日后使用埋下安全隱患。
特別是在進行混凝土攪拌時,應根據材料的屬性選擇恰當的攪拌方法,以確保混凝土均勻。 除此之外,在添加材料時,應避免用量不當對住宅質量造成影響。
由此可見,物資材料、模板安裝和元件連接是裝配式住宅施工質量管理中的主要影響因素,采取合理的處理措施,可提升裝配式住宅施工管理效率和水平,改善當前施工管理現狀。
目前裝配式住宅施工質量管理水平還較低、管理效果并不明顯。 以下是全面提高裝配式住宅施工質量管理水平、推動裝配式住宅施工更好地開展的兩點意見。
為全面提升裝配式住宅施工質量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首先施工團隊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對施工過程中的操作方法與操作技術進行整合。
1)在裝配式住宅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圖紙進行施工。 對各類安裝構件和混凝土的結構屬性進行分析,避免因材料存在問題產生安全隱患[2]。
2)在構件審核方面,需要提前掌握城市的限高要求,并對各個構件在連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訂可行性預案,提高應對施工過程中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 在構件安裝完成之后,應對構件進行反復檢測和調試,確保構件各方面性能達到最佳水平。
3)還應建立元件和材料存放的管理制度,將元件和材料放置于適宜的溫度和適宜的環境下,避免因放置不當造成材料屬性發生改變的情況。 如果缺乏完整的風險管理體系,施工各行為則無法得到保障,只有在完整的風險管理體系支撐下,工程才能順利展開。
為加強裝配式住宅施工質量管理,還需不斷完善相關的輔助工作,為住宅施工提供必要的支持。要提高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力度,培養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施工工作的規范性和合法性。 政府有關部門也應提高對裝配式住宅施工這一綠色建筑模式的重視力度,積極為其制訂扶持政策,推動這一建筑模式的發展和應用,從而實現現代建筑行業可持續的發展[3]。
通過以上內容分析可以得出,裝配式住宅施工模式與傳統施工模式相比具有一定優勢,可滿足現代人對居住條件的需求。 可通過加強體系建設和展開輔助工作的方式提高質量管理效果,相關部門也應提高對裝配式住宅施工的重視程度,為其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推動裝配式住宅施工建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