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義軍
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412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房屋建筑也逐步向高層建筑發展。 高層建筑占地面積整體較小,高層建筑安全問題亦備受關注[1]。 由于結構形式的復雜性,高層建筑結構安全風險、施工安全風險及服役安全風險亦相對較高[2]。 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問題為其服役過程安全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高層建筑的火災風險值較高, 其救援難度增大,因此,要從防火設計理念出發,針對高層建筑的結構特征和使用功能特征,進行合理的防火設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層建筑防火安全性能。
高層建筑實用功能的復雜多樣性,致使其建筑結構形式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的特征。 提高了建筑形式復雜程度,火災風險值亦將顯著增加。 除此之外,高層建筑符合預期建筑功能,通常存在較多的工作設備和流動人員,相較于一般性建筑,其設備運行故障引起火災風險系數及人為引起火災風險系數值均較高。
雖然高層建筑防火設施通常均可滿足相關規定要求。但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由于其樓層較多,且各樓層之間缺乏統一調度,消防設備及設施缺乏統一維護及管理,所以也會延誤救火時間造成更大的損失。
由于建筑高度較高,當火災發生時,電力系統通常暫停運行,導致高層建筑內部人員逃生難度大。在后續救援過程中,救援作業所采用設備會因樓層超過救援設備限定高度而無法使用,高樓層用戶將無法及時得到救援。 除此之外,高層建筑內部復雜的結構形式, 使內部火勢蔓延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為后續救援增大難度。內部電梯井的存在,使高層建筑內部出現煙囪效應,進一步增大了火勢,救援更加困難。
高層建筑復雜的結構特征,使得火災發生率較高,且后期救援難度較大。 目前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防火分區設計仍為薄弱環節,主要問題在于防火分區界限不明確,各個分區之間不能迅速徹底地實現防火隔絕。 因此,在前期設計過程中,應當通過規范化防火分區設計對該問題進行解決。 在分區設計過程中,各個分區之間應當通過適當的防火裝置進行獨立分割,使得建筑內部各獨立區域可及時響應,并實現防火隔離。 設置規范合理的防火分區一方面可有效地限制火災蔓延區域,另一方面可為后續人員疏散爭取大量時間。
高層建筑安全通道及疏散樓梯等功能性結構在防火安全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進一步確保高層建筑的防火安全,在進行上述功能性結構設計過程中,應當將防火安全通道出口設定在樓層中便于尋找的位置,且應綜合考量不同樓層建筑使用功能,在此基礎上,適當依據建筑使用功能增設多個防火安全通道出口。 各個疏散通道入出口尺寸應當結合該樓層人員容納面積進行設定,以防火災發生情況下,人員擁堵導致救援延誤。
隨著現代智能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化信息技術被應用于建筑工程領域。 考慮到高層建筑內部自身具有十分完備的基礎信息系統,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應在此基礎上,構建火災適時預警監測系統,實現全方位、全時間段火災監測和預警。 火災適時監測預警系統應當和防火分區進行聯合作業, 通過預警系統實現防火分區的隔離,將火勢控制在指定區域。
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文章從高層建筑火災特征出發,對高層建筑火災特征以及防火設計要點進行分析。 在進行高層建筑防火設計過程中,應當進行合理的防火分區設計,設定合理化的疏散通道,建立適時的火災預警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