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芝
(梧州學院 廣西梧州 543002)
教育部于2020年2月印發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疫情應對措施。在中央“停課不停學”的政策指引下,2020年春開學季,全國大多數高校都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線上教學[1]。全國各地的教師們紛紛投身線上教學。他們化身為十八線主播,利用網絡平臺,面向學生開始了線上播課。無論是線上教學平臺,還是化身主播的教師們,亦或是學生,這么大規模、上綱上線的線上教學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大家摸著石頭過河,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所難免。
對教學平臺而言,同一時間涌進大量用戶,承載力有限,釘釘、騰訊課堂、QQ直播等,各種可以用來上直播課的APP平臺幾乎接近崩潰邊緣,卡頓現象相當嚴重。
大部分教師是網絡教學平臺的新手,存在操作不當或根本不會操作的問題。面對讓人眼花繚亂的教學平臺,不知如何選擇,無從著手,不知怎么操作。有些教師無意點開攝像頭,卻忘記上課之前整理房間、著裝整齊,把自己最狼狽的一面在鏡頭前暴露無遺;休息時又忘記關共享屏幕,暴露自己的隱私……
有些學生家處偏遠的山區,沒網;農村還時不時的停電,不具備線上上課的條件。部分學生在家無人監管,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欠缺,翹課現象嚴重。
各種障礙影響了高校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那么,高校如何提高疫情之下的線上教學效果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五種措施:
可以用來上直播課的APP應用平臺雖多,但好的有限。有些平臺技術不成熟,承載能力不強,卡頓現象特別嚴重;直播畫面模糊,嚴重影響直播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選好APP直播應用平臺顯得尤其重要。綜合分析,筆者認為釘釘和騰訊課堂的直播效果還不錯。釘釘直播不僅可以線上考勤,查看學生進入直播間的時長,如果學生請假,還能查看直播回放。在上直播過程中,釘釘直播有跟學生連麥的功能,教師可以通過連麥與學生互動。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直播畫面打字跟學生進行交流。釘釘直播還提供白板,方便教師像在教室那樣在白板上板書。至于卡頓現象,只要家里的網絡順暢,釘釘很少出現直播卡頓。不過,在筆者用釘釘直播授課的過程中發現,如果使用筆記本電腦,卡頓現象時不時會出現,用臺式電腦效果更佳。
直播課不同于在教室的面對面授課,學生能全程看到教師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教師也能清楚地看到學生的反應。線上授課教師看不到學生,如果老師打開攝像頭,學生能看到教師的臉,如果不打開,那么,學生看到的就是滿屏的PPT課件。因此,內容精煉、畫面精美的PPT課件顯得尤為重要。線上上課的課件要比線下做得更加直觀,更加精彩,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只有將PPT課件做得比平時線下授課更直觀,更精細,才能確保學生在上直播課時不會感到無聊,可以在課件中穿插一些圖片、視頻,提高趣味性。另外,教師講課時,聲音要洪亮清晰,抑揚頓挫,免得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犯困。
直播課的師生互動比線下教學還要重要。剛才說到,直播間學生面對的是滿屏的PPT課件,看不見老師任何的肢體語言和清晰的面部表情,這樣很容易產生厭倦的情緒,聽不進去、坐不住。教師應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與學生互動。連麥,語音交流;或在直播過程中挨個提問,叫學生打字回答問題等,都是不錯的互動方式。
督導通過進入直播間聽課、聆聽學生反饋、調查師生教學中遇到的困難等方式,督促教學。對教師授課提出中肯的建議,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提供師生線上教學所需要的幫助。比如說,聽課時發現問題,要及時向教師反映。有些學生呆在家里,沒人監管,會偷懶:缺勤,直接翹課,或者打開直播,人卻并不在直播間,根本沒有聽課,這時,就要人為介入干預了。除了建議教師在上課時增加互動,通過提問等方式抽查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課以外,學校也應出臺相應的規定,在疫情間管理好學生。對那些偷懶的同學做出相應的處罰,提讓教師提高平時分在期評的占分比重。
同樣通過線上教學方式,對上直播課的教師培訓,確保他們會用直播軟件。動員學生積極參加相應的線上培訓課程,學會如何應用直播軟件聽課、學習和完成作業,配合教師上好直播課。
除了給師生培訓如何應用直播平臺以外,學校還要加強師生網絡安全教育。一些不懷好意的人,趁著疫情期間,大家不能外出,都呆在家里,上網時間相比平常多,動起歪腦實施網絡詐騙。學校要時不時地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告誡師生在利用線上資源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在網上泄露個人信息,不給陌生人轉賬,時刻保持警惕心理。
眼下又到秋冬季,十一過后,全國部分地區又出現本土新冠狀肺炎病例,疫情不知道會不會卷土重來。
不管如何,只要做好準備,線上教學也一樣能教得好,學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