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媛
(重慶市武隆區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武隆 408504)
時代在發展,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中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中職學校具有學校資源不足、學生綜合素質不強等特點。在教育方面,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應該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旅游專業而言,教師可使用行動向導教學法,增加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游刃有余。
行動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觀念,它強調通過教育學生自主獲取知識來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學習體系以及知識框架,在實踐活動中對專業知識形成深刻透徹的理解,從而內化為自身的經驗和技巧。行動向導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學生成了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以提高自身能力;②行動向導教學法更重視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③行動向導教學法培養的是學生的合作精神,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活躍思維,獲得專業相關的經驗,在和教師同學以及其他人的互動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學生職業能力主要是通過具體的職業場景而不是單一的教學中獲得的。若只是照本宣科而忽略師生、生生間的互動,無法充分的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利于鍛煉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將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在結合行動向導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自身的發展情況,給予學生不同程度的行動導向,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從中受益[1]。
在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實際中,教師可以根據各個科目的特點對同類或是有關聯性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構建相對完整的課程項目,以適應中職旅游專業內容多元化、知識面廣、知識量大的特點。教師在進行項目教學時,要對項目進行合理的規劃,目標、責任明確并形成文字材料,確定任務該以怎樣的方式進行。例如,可以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旅游歷史文化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并引導他們在各個課程項目、專業實踐活動中運用這些知識,從而讓學生的表達、思想高度都更上一層樓。
鮮活的例子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同時,在對案例的學習中能夠增強學生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刻記憶。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來選擇適當的案例,構建教學場景,設計相應的議題,引導寫生思考,鼓勵學生們積極討論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在進行某個旅游業務知識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向學生們展示案例,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擬定主題;然后設定問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甚至可以發展到在班級與班級之間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補充、答疑。由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2]。
對于中職旅游專業來說,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不可缺一。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與外界的接觸少,許多學生在剛剛進入社會時對自己及自己的專業沒有準確的定位,認為旅游專業就是“伺候人”的。這種現象的出現要求中職院校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心里承受力,在實踐中不斷打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中職院校可以跟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安排學生實習,在實踐中讓學生體會各項旅游業務具體是如何運作的,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讓其對未來有更加清晰的方向和規劃。
作為一個注重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開放型專業,旅游專業的知識結構是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不僅學生需要接受新的知識,教師也需要嚴格要求自己,在不斷的學習中更新知識結構、增加知識儲備,從而能進行與時代接軌的專業知識的教學。中職院校應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旅游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學校可通過與企業的多方合作,對旅游專業的教師進行管理經驗、服務標準等專業知識的培訓,不斷創新教師的知識結構,從而使教師能更好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培養專業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中職旅游專業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定期對教師進行管理經驗、服務標準方面的培訓,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指導水平[3]。
綜上所述,行動向導教學法對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有非常重要作用。運用行動向導教學法,在教育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及節奏,有利于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以及綜合運用能力的進步,由此才能為中職旅游專業培養高水平人才,促進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