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琴
(重慶市開州區豐樂中學 重慶開州 405400)
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問題意識之所以被教師所重視,不僅是因為問題意識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歷史事實學習探究,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加到對具體問題進行提問和思考中。此外,高中歷史教師還要能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中,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討論熱情高漲[1]。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學校教學活動已經變得十分豐富,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日常的教學活動已經變得十分普遍。高中歷史教師要能夠抓住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利用信息技術來進一步深化問題培養課堂的活動,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問題思考的時間,使得學生的問題意識持續得更久。
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引導高中生學習“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這一內容時,高中歷史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開展這一部分的導入教學,在課堂之初就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提出和思考的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高中歷史教師可以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在正式學習這一課本內容之前,老師先請大家觀看一個簡短的視頻,主要是講述這三個朝代的興盛演變,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看,并能夠邊看邊思考你認為視頻中展示的這三個朝代有什么不同?”,高中歷史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簡單問題的思考,提高學生觀看視頻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深度思考。在有的學生回答“老師,視頻中這三個朝代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夏朝主要開啟了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商朝主要是父傳子而到了西周出現了分封制和宗法制”,還有的學生回答“老師我認為這三個朝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反映了君主的對王權的控制,如宗法制就是用父系血緣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來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等回答。
這樣的課堂能夠培養學生對問題提出的角度和思考的習慣,抓住學習的重點等。
自主探究學習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產生疑問的好奇心,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高中歷史教師要能夠抓住這一教學活動的優勢[2]。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能夠應用到日常的課前、課中、課下學習中,激發學生的求知心。
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引導高中生學習“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這一單元內容時,就可以開展適當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歷史事件之間關聯性和影響性的學習。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高中歷史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鴉片戰爭這一內容,同學們對這一節的內容有什么疑問嗎?”,在有的高中生回答“老師上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鴉片戰爭是由什么爆發的以及鴉片戰爭揭露了外國侵略者的厚顏無恥,但是我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兩次鴉片戰爭背后揭露了當時中國存在了哪些問題?鴉片戰爭的失敗是一定不能避免的嗎?”,高中歷史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可以說“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很好,是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有沒有同學也想到了這樣的問題,或者有沒有同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也進行了思考有了自己的見解的?請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舉手分享自己的看法”。
高中歷史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進行深度學習,能夠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使得學生發揮自己的見解,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得學生們能夠在互相分享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提出更多的問題。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是一種趣味的、激烈的、討論的教學活動,高中歷史教師要能夠激發學生產生更多的問題,培養全班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抓住小組合作的課堂學習優勢[3]。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們的問題意識的培養能夠互相促進,也營造了提出問題課堂和討論課堂的氛圍。
例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說“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探究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十月革命的勝利”這一個部分的內容,能夠對這兩部分提出你認為重要或者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問題”。在小組學生進行激烈討論,小組代表積極舉手說“老師,我們這一組認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有空想到科學的過程,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中有一個巴黎公社運動,是由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十月革命的勝利是由理論到實現”等回答。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繼續說“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或者是見解嗎?”教師鼓勵學生積極踴躍思考并回答問題。
高中歷史教師在引導高中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十月革命的勝利”之間的關系時,高中歷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知識的關聯性,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提出這一問題并解決這一問題。
高中歷史教師要能夠在學生問題培養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勇于提出問題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提問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此外,高中歷史教師還要能夠在問題意識的培養中,多元化和創新化這一教學活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媒介輔助教學,提高問題產生的方式和方法,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