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驥
(重慶市開州區中和中學 重慶開州 405413)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出現了諸多新型教學模式,微課就是其中一種,其全稱叫做微型視頻課程,主要是指利用電教設備,把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濃縮,濃縮成為微課,通過課堂內播放微課視頻,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新型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攻克疑難問題,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突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靈活利用微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指引學生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為學生以后語文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在以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題,學生被動的聽講,課后缺乏監督與引導,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始終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入理解語文知識,還會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1]。而通過微課的運用,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在課后結合實際情況,對微課內容進行靈活查看,加強強項和鞏固弱項,這樣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此外,微課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枯燥的語文知識生動形象的呈現出來,有效提升教學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在以往教學中教師通常是把知識點講一遍,學生通過自身理解能力與自覺性對所學知識進行吸收。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由于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學習效率不同,所以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導致學生無法同步掌握所有教師傳授的知識,影響到教學效果[2]。而通過微課,可以有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過標識學習重點與難點內容,加深學生理解和掌握。并且,通過微課,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聽和學,結合微課內容不斷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學生扎實、全面的掌握知識,提升教學效果。
初中階段學生認知還不夠成熟,需要不斷學習心得知識,但是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抗拒心理[3]。在該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把難以理解的學習內容通過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在該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把難點內容簡單化,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微課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戲曲大舞臺”時,由于學生對戲曲藝術較為陌生,加之流行音樂、街舞盛行,導致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為了有效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欲望,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智取威虎山”片段,指引學生說一說京劇臉譜、行當、唱腔的特征,使學生對京劇四大名旦進行了解。通過對中國戲曲傳統藝術的了解,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熱愛文化情感,提升學生藝術修養。
再如,在講解“蘇州園林”時,該篇課文主要介紹園林建筑特點,為了可以使學生對說明文語言特點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抓住每段中心句點題說明課文從主到次介紹蘇州園林,對比課文部分片段和散文片段,闡述說明文語言特點。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可以直觀明了的掌握說明文語言特點,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構建主義教學理念與行為心理學強調,人總是需要利用動態、直觀的表象,對抽象、靜止的事物進行理解。在以往初中語文教學中,常常會受到情境約束,無法結合相應情境講解分析課文內容,導致教師教學效果不佳。而微課,集視頻、文字、圖像、音頻為一體,可以有效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情感,豐富學生體驗。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要,靈活利用微課,營造問題情境,指引學生深入分析課文,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赤壁”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營造問題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草船借箭”歷史紀錄片,制作成為微課,在課堂播放給學生,并提出問題:赤壁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可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加之帶著問題理解課文,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效優化學生課堂體驗,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前,因為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利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在枯燥無趣的教學模式下,很難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影響到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利用微課,指引學生自主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促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蘊藏的思想情感,有效提升學生語文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