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瑞杰
藥物流產是臨床中終止妊娠的一種常用方式,近些年臨床醫學技術不斷進步,為藥物流產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提供了一定保障。然而藥物流產仍然存在術后子宮出血量多、陰道出血時間長等不足,子宮出血量多及陰道出血時間長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治療預后效果。常規西醫治療藥物流產后子宮出血,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臨床需要對患者運用更為有效的治療藥物,宮血寧膠囊是近些年逐漸應用在預防藥物流產后子宮出血中的一種藥物,為探討宮血寧膠囊預防藥物流產后子宮出血的效果,本文選取60例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研究詳細內容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行藥物流產的患者60例,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28.36±3.98)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9.35±3.7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已確診為早孕;②患者均主動要求進行藥物流產;③患者不存在心血管疾病;④患者均不是過敏體質。
1.2.2 排除標準 ①患者存在血液病;②患者存在藥物禁忌證;③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不知情;④患者不配合藥物流產。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者進行藥物流產后給予氨甲環酸治療。第1天早晨,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51)50 mg,8~12 h后再服25 mg。第2天,患者早晚各服米非司酮25 mg,第3天上午再服25 mg,每次服藥前后需空腹1 h。同時患者在第3天服用米非司酮后的1 h服用米索前列醇(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73696)0.6 mg;孕囊排出后,口服氨甲環酸(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564)1.5 g/次,3次/d。
1.3.2 研究組 患者進行藥物流產后給予宮血寧膠囊治療。同樣服用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兩者服藥方法與對照組相同,當患者出現陰道流血與下腹痛等流產先兆癥狀時,服用宮血寧膠囊(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0087),每間隔8 h再次服用宮血寧膠囊,服藥劑量均為2粒/次,患者流產后仍需服藥5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出血量和子宮持續出血時間。①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藥物流產后出血量少于月經量且子宮持續出血時間≤7 d;有效:藥物流產后出血量少于月經量或子宮持續出血時間<14 d;無效:不符合顯效和有效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出血量分為少于月經量、接近月經量、多于月經量但≤1倍。③子宮持續出血時間分為≤7 d、8~14 d、15~30 d和>30 d。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中顯效9例,有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6.67%(26/30);對照組患者中顯效3例,有效16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63.33%(19/30)。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56,P=0.037<0.05)。
2.2 兩組患者的出血量比較 研究組少于月經量9例(30.00%),接近月經量19例(63.33%),多于月經量但≤1倍2例(6.67%);對照組少于月經量3例(10.00%),接近月經量16例(53.33%),多于月經量但≤1倍11例(36.67%)。研究組出血量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2.981,P=0.003<0.05)。
2.3 兩組患者的子宮持續出血時間比較 研究組出血時間≤7 d 16例(53.33%),出血時間8~14 d 9例(30.00%),出血時間15~30 d 4例(13.33%),出血時間>30 d 1例(3.33%);對照組出血時間≤7 d 7例(23.33%),出血時間8~14 d 15例(50.00%),出血時間15~30 d 5例(16.67%),出血時間>30 d 3例(10.00%)。研究組子宮持續出血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2.164,P=0.030<0.05)。
女性在意外妊娠后,若沒有生育的意愿便會選擇通過醫學手段來終止妊娠,臨床終止妊娠的一種有效方法為藥物流產,藥物流產和負壓吸宮人工流產進行比較,藥物流產不會對孕婦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孕婦出現子宮穿孔、宮頸裂傷等并發癥的可能性較小。但藥物流產也存在不足,陰道出血量大與子宮出血時間長是藥物流產的兩大隱患,有些患者在藥物流產后會出現長達2個月的陰道出血,還有部分患者會由于陰道出血量過多而需要進行清宮治療,傷害到患者身體健康[1-4]。藥物流產后出現陰道出血量多與出血時間長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點:①患者體內還殘留有絨毛和底蛻膜;②子宮收縮效果不理想;③患者子宮腔內發生感染;④患者子宮內膜修復效果明顯較差;⑤患者孕囊大小與妊娠時長的影響。中醫理論中,患者存在血瘀和氣虛問題是藥物流產后出現陰道出血量多的主要原因。有些患者因為懼怕清宮而拖延時間,導致治療時機受到嚴重延誤,使得患者出現子宮出血時間長與感染等情況,導致患者出現盆腔炎、子宮肌炎等疾病,嚴重者還會導致患者不孕,所以臨床需要根據患者情況來預防藥物流產后子宮出血癥狀。
目前藥物流產常用方式為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在臨床中屬于合成類固醇,其結構與孕酮相似,可以和孕酮競爭蛻膜上的孕酮受體,其結合力要遠遠高于孕酮,所以可以讓孕酮活性得到明顯阻斷。米非司酮在臨床中還是一種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能夠讓孕婦早期妊娠得到終止,可以有效發揮其抗著床的作用。米索前列醇在臨床中屬于前列腺素類藥物,能夠讓子宮肌得到有效興奮,可以給宮頸膠原的合成制造阻礙,同時還能夠有效擴張和軟化子宮頸。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的配伍使用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子宮頸擴張與軟化作用,能夠讓患者早孕子宮自發收縮的幅度與頻率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讓蛻膜與絨毛剝脫的速度加快。但是因為每例患者的藥物吸收代謝存在差異,會對患者蛻膜與絨毛的剝離速度與效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導致患者在藥物流產后出現不一致的子宮出血時間。子宮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藥物流產后未完全排出妊娠蛻膜組織,并存在滋養葉細胞[5-7]。
本文中,對照組采用氨甲環酸治療,氨甲環酸是臨床上常用的止血藥物,可以通過抑制纖溶酶來減少纖溶現象的發生,緩解血小板凝集抑制和凝固分子的分解,從而抑制纖維蛋白分解而起到止血的效果。研究組則選用宮血寧膠囊治療,我國傳統中醫中,藥物流產后治療應當重視患者的止血、活血與補氣,為患者準備活血與補氣類的藥物,以此來讓患者子宮內膜得到良好修復,最終實現止血。宮血寧膠囊中含有重樓皂苷,該藥劑的主要成分均為天然植物,其在臨床藥物流產后的縮宮與止血治療中均有顯著效果。宮血寧膠囊能夠在藥物流產中起到止血作用,這是因為宮血寧膠囊能夠讓血小板數量得到進一步增多,加強血小板糖蛋白的表達,以此加快血小板聚集的速度,使患者出、凝血時間都得到明顯減少。宮血寧膠囊能夠在藥物流產中起到縮宮作用,這是因為宮血寧膠囊可以讓患者子宮平滑肌細胞外鈣內流得到良好調節,內鈣動員而取得良好縮宮效果。宮血寧膠囊在藥物流產中可起到消炎作用,這是因為宮血寧膠囊能夠讓患者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速度得到有效加快,可有效避免炎性物質滲出,在抗炎細胞因子表達中起到促進作用,從而讓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抑制[8,9]。此外宮血寧膠囊還是一種不含任何激素的臨床藥物,患者服藥后不會出現明顯的毒副作用,且具有用藥簡便與實惠經濟的優點,因此宮血寧膠囊近些年被廣泛用于臨床藥物流產后的治療中[10,11]。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總有效率86.67%高于對照組的6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56,P=0.037<0.05)。研究組少于月經量9例(30.00%),接近月經量19例(63.33%),多于月經量但≤1倍2例(6.67%);對照組少于月經量3例(10.00%),接近月經量16例(53.33%),多于月經量但≤1倍11例(36.67%)。研究組出血量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2.981,P=0.003<0.05)。研究組出血時間≤7 d 16例(53.33%),出血時間8~14 d 9例(30.00%),出血時間15~30 d 4例(13.33%),出血時間>30 d 1例(3.33%);對照組出血時間≤7 d 7例(23.33%),出血時間8~14 d 15例(50.00%),出血時間15~30 d 5例(16.67%),出血時間>30 d 3例(10.00%)。研究組子宮持續出血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2.164,P=0.030<0.05)。數據表明增加宮血寧膠囊預防藥物流產后子宮出血的效果十分顯著,能夠有效減少患者流產后的出血量,有效縮短出血時間,明顯有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宮血寧膠囊是一種治療效果受到臨床肯定的中成藥制劑,該藥劑的使用不會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傷害,是臨床預防藥物流產后子宮出血的理想藥物,臨床應用價值高,可在藥物流產治療中進一步推薦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