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洋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411100)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將課堂教學進行拓展和延伸。 課前,通過學習平臺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發現學習問題;課中,通過任務展示、課中游戲、辯論、技能實操訓練等環節,讓學生充分參與,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課后,通過布置作業或探究任務,引導學生在課后開放課堂中進行學習研究。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更多元有趣,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溝通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相比傳統的講授式課堂教學,更符合職業院校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是工程造價專業的核心課程, 課程實訓直接源于行業中的實際造價業務。 該課程學習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專業核心技能的高低以及能否順利畢業。該課程的教學非常重要,混凝土工程造價在房屋建筑工程造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混凝土柱是混凝土工程常見的重要承重構件。 基于此,我們選擇了該模塊內容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初探,收獲了不錯的教學效果,現作簡要分享,與大家共同探討。
本教學內容選自教材《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武漢大學出版社),本次課是計算現澆混凝土柱的工程量,主要知識包括:矩形柱、構造柱、異形柱柱高的確定,工程量清單,工程量和定額工程量的計算。
1)知識目標:學會確定柱高,弄清柱與其它構件的連接分界,掌握各類現澆混凝土柱工程量的計算。
2)能力目標:能夠正確判斷現澆混凝土柱的柱高,能夠運用計算規則完成實際工程圖紙中各類混凝土柱的工程量計算。
3)素質目標:培養吃苦耐勞、科學嚴謹、客觀公正的職業素養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為現澆混凝土柱工程量的計算;教學難點為柱高的確定、構造柱截面的確定和構造柱混凝土工程量的正確計算。
情景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對象為工程造價專業大二年級學生。 學生已具備了構件計算所需的識圖基礎知識、數學知識以及定額應用的基本知識。 學生的主要問題是對理論知識學習興趣不濃,自主學習動力不足;但動手實踐能力較強,思維比較活躍。
微課、視頻、課件、學習通APP。
課前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小組學習任務。 任務一: 收集各類截面的混凝土柱的照片并上傳至學習平臺;任務二:閱讀工程量清單計算規則中關于混凝土柱柱高的規定,完成給定圖中幾種典型柱的柱高標注,并思考柱與其他構件相連時如何分界。
1)任務展示,導入新課。 教師根據各小組“任務一”的完成情況,選取典型的混凝土柱截面照片進行展示,認識柱的截面形式和外觀。 對于柱截面任務的評價指標,主要考慮截面形式的完整度和任務展示特色,對各小組予以評分鼓勵,任務特色指標相對主觀,可以采取投票的形式進行量化。 認識完混凝土柱的截面后,進入課堂游戲環節,教師根據各小組課前“任務二”完成情況,選取典型成果進行展示,并開始課堂找茬游戲。 首先宣布找茬游戲的規則:教師每展示一幅柱高的標注圖片,同學們要迅速判斷這個柱高的標注是否正確? 如果錯誤,錯誤在哪里,依據是什么?正確的柱高又如何標注? 并按下手機的搶答鍵進行搶答,每正確完成一個柱高的標注,可獲得一次加分獎勵。 教師展示第一幅圖片,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搶答任務,開始游戲,選擇搶答最快的同學進行圖片找茬游戲,如果回答正確則進入下一張圖片的搶答;如果回答不正確,則按搶答速度依次選取排在前面的同學回答,直至將展示圖片完全剖析清楚。 游戲結束,教師展示課前“任務二”的正確答案,并點評總結,鞏固相關知識。 通過“大家一起來找茬”的課堂游戲,讓同學們自行判斷和認清各類混凝土柱的柱高如何確定,既考驗學生的反應速度,又督促他們對計算規則進行細致的理解和判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強,氣氛活躍,知識學習效果好。
2)計算規則探究。 采取連環設問的方式。 問題一:根據工程量清單計算規則,現澆混凝土柱的工程量如何計算?這是一個簡單問題,同學們自主回答。問題二:根據計算規則,柱的體積如何列式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探討得出計算公式,然后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計算柱的體積, ①確定柱截面面積,剛剛我們已經通過課前“任務一”,認識了柱的各種截面形式,常見的有矩形、圓形、L 形、T 形、十字形等,這些截面面積的數學公式都已經學過,是比較容易計算的,將各類截面面積的數學公式進行簡單的回顧即可;②確定柱高,通過找茬游戲學會了柱高如何正確確定;兩個參數相乘,柱的體積便可以計算出來。問題三:現澆混凝土柱的工程量清單的計算規則與定額計算規則是否一致?這個問題可以采取同學搶答、自主發言的方式,其他同學如果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發表;最后教師展示并比較分析兩個規則,給出自己的見解。
3)實戰計算任務。 教師選取典型的現澆混凝土柱工程量計算習題,給學生布置個人任務,要求學生在給定時間內完成圖中柱的清單和定額工程量計算。 任務結束,由同學自主展示、發言,向臺下同學講解計算思路、過程和結果。 其余同學可以自由提問和發表不同意見,大家共同探討出工程量計算的正確思路和結果,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
4)角色扮演游戲。選取教學內容中的爭議問題,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 爭議問題:甲乙雙方爭辯構造柱截面的計算問題,甲方認為按圖中矩形截面算,乙方認為矩形截面的長度方向還要加兩側寬60 mm 的馬牙槎計算,同學們你們怎么看,請進行投票,支持甲方選A,支持乙方選B,都不贊同選C。 教師發布投票,進行第1 輪投票結果展示,并選取各方代表發言;發言完畢,同學們對發言進行再次思考,然后進行第2 輪投票。 接下來教師進行正確結果展示,甲乙雙方都不對,請同學們看BIM軟件制作的三維動畫及圖片演示,得出結論,并引導同學們總結出構造柱體積計算的正確方法和公式。 角色扮演游戲讓同學們深入問題進行辯論,突破疑難知識。 游戲結束,舉一反三進行即興演練,提升技能,模仿上圖做法,小組討論推導T 型和十字型構造柱斷面的計算公式,然后進行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并展示參考答案。
5)實際工程圖紙演練。 選取實際工程圖紙,布置混凝土柱工程量計算任務;然后進行作業成果展示,同學互評,對展示成果有不同意見的同學進行做法展示發言,展示結束,教師點評總結并展示參考答案。
6)查漏補缺,課堂小結,布置課后拓展任務。 通過學習平臺發布客觀題測驗,對課堂知識點進行檢測,查看結果,對于有學生做錯的題進行針對性講解。 然后進行課堂小結,回顧知識重難點的解決過程,并融入職業道德觀、精準計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課堂思政元素育人。課后拓展任務:除了現澆混凝土柱,常見的還有哪些柱?他們的工程量如何計算?磚柱、預制混凝土柱、鋼柱、裝飾柱的工程量分別如何計算?試著總結各類柱的清單規則、定額規則和工程量計算規律。
通過課前小組任務展示引入教學內容,課堂氛圍活躍;任務探討發言、課堂游戲和實際工程圖紙演練,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動性,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課堂參與度;用三維動畫、學習通APP等信息化技術突破重難點,小組合作和個人任務相結合,貫穿課前、課中、課后環節,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和綜合素質。 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前沿性知識講解等方面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