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青松
(重慶市武隆中學 重慶武隆 408500)
分層教學主要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根據每組不同的情況,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學生的能力、智力、體力情況來發展學生的體育素養,能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能力,讓學生的身體更強健。
初中生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沒有正確意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他們眼中更多的是語文、數學等必考科目的學習,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這也就導致當代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素質不夠高,無法發現體育學習的樂趣,缺乏學習的興趣。但在基于核心素養的體育分層教學模式下,老師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以核心素養的要求為前提,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特點,從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予以個性化指導。學生能深刻體會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進而激發學習興趣[1]。
學生可能認為體育課是用來放松和玩的。因此,在老師指導他們進行體育訓練時,學生不會專心去聽。就算學生認真聽了體育老師的教學內容,但由于不同學生的體能和知識接受程度不一樣,也會導致有的學生學得快,有的則一點知識也理解不了。體育分層教學模式就避免了這個問題。老師先告訴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要求和標準,然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列出計劃并傳授知識,將大大增進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初中是學生接受體育鍛煉的最好時期,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分層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強化了體育教學的效果,而且可以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在具體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發揮分層教學的優勢。下文是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體育分層教學的策略探究[2]。
體育分層教學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創設具體的運動情境,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理解體育技能和體育知識。例如,在球類的教學中,原地運球、基本站立姿勢及移動、行進間運球等動作比較連貫,單憑老師的講解,學生無法體會到細節。此時,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演示具體的動作,能讓學生夯實基礎,加深理解,以免由于他們動作不標準而對以后的強化訓練產生不好的影響。
初中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中考,但體育鍛煉也不能忽視。為了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有效開展體育訓練,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老師要創新體育考核方式,促進分層教學的落實。比如,“身體素質練習”中的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及立定跳遠等體能訓練項目,學生平時不太在意。老師可以通過對男、女生分層次的體能考核,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訓練。這樣利用不同考核形式,激發學生訓練興趣的方式,能大大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關注情況。
在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只會使學生先進行熱身活動,然后在學校的準備活動中,教師都是看著學生先圍著操場慢跑兩圈,再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做熱身操。在這樣反反復復的過程中,時間久了,學生就會感到比較枯燥和乏味,最終致使其不喜歡開展熱身運動,以至于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根據此種現象,教師需要采取創新的教學方法,在學生進行準備活動時,用游戲的方式誘導學生開展熱身活動。例如,教師能夠增加一些鍛煉學生全身肌肉的武術運動,然后在武術當中增加部分有趣的動作,根據趣味性來誘發學生參加鍛煉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原有的繞操場跑步改成奔跑類的游戲,讓學生能夠在進行游戲的同時做好準備活動。這樣可以為學生學習后面的教學內容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也可以增加學生對初中體育教學的興趣。
課堂上,學生人數多,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小組合作是在核心素養基礎上進行分層教學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將小組合作運用于分層教學,能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快速跑、加速跑、變速跑和耐力跑等項目中,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老師傳授的知識也比較固定,小組合作就能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好地進行訓練。在小組中,學生將通過相互交流,分享經驗,取長補短,分析跑步過程中的問題,學會跑步的技巧。然后,老師針對小組的共性問題進行指導,有針對性地講解,將大大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化體育教學的發展,教師不應當僅僅注重對學生基礎運動技能的教育,更應該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依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而調動各個水平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