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鋒 施林燕
快速康復理念是指使用循證醫學證據優化圍手術期各種措施,以預防或者減少手術所致的各種應激反應,加快患者康復的速度和縮短住院天數[1,2]。手術室作為醫院眾多科室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其護理工作業務范圍廣泛,內容獨特且技術性高,涵蓋了各方面的內容,如心理學、技術操作、倫理學以及外科學理論等,因此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需要采取更加合理且科學的護理模式,不斷提高護理質量[3,4]。本文現以100 例行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快速康復理念和常規護理干預,現在就其效果進行報告。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 年7 月~2020 年2 月本院100 例行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知曉研究目的,且可配合完成相關研究;符合手術指征,無交流障礙與精神障礙。排除合并嚴重器官功能障礙或者凝血障礙患者、有嚴重糖尿病疾病和高血壓疾病患者、不可正常溝通交流患者、伴有精神疾病患者、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和常規組,每組50 例??祻徒M中男36 例,女14 例;年齡22~61 歲,平均年齡(45.21±8.12)歲。常規組中男33 例,女17 例;年齡21~62 歲,平均年齡(45.19±8.1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采取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入院時和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其病情、治療方案,根據手術要求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工作;手術期間密切觀察患者情況;術后結合病情治療需求,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1.2.2 康復組 以快速康復理念作為基礎實施護理工作。
1.2.2.1 術前 ①因患者對手術不了解,擔心手術可能產生的各種創傷、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與恢復等很容易出現負性心理,阻礙手術實施,延長康復時間。故在術前實施共情式溝通與引導式交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及時解答其所提各種問題,盡量滿足合理需求,根據患者自身性格特征的分析,結合其病情,深入分析患者心理狀態,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獲得患者的信任?;诖藢嵤┙】敌蹋菏中g前1 d 仔細詢問患者,了解其病情并予以評估;介紹手術治療的重要性、目的、方案、治療效果、預后和相關注意事項;介紹主治醫生基本情況;介紹成功案例;教收患者情緒控制的方式:如用力皺眉、用力彎頭、深呼吸、閉緊雙眼等工作,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態,使其對疾病以及手術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增強信心,增強其依從性,使其主動配合。②根據手術要求指導患者術前禁食和禁水,防止手術期間由于胃腸道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使用緩瀉劑清潔腸道,若手術不需要則可不用使用腸道清潔劑。③根據患者病情和治療需求,介紹手術室基本環境、管理制度和責任醫師的相關情況,利用PPT 或視頻的形式介紹手術室的環境,使其對手術室有初步的了解,減少陌生感,緩解緊張情緒,更好地主動去配合手術。
1.2.2.2 術中 ①手術室外設有家屬等候區,允許家屬在休息區等待,告知患者家屬在外陪同等待,以此緩解患者可能存在的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②根據患者手術需求和麻醉方式,選擇舒適體位,以預防和減少麻醉所致的各種不良反應。手術期間如果出現低體溫,很容易增加不適感,造成麻醉藥物中毒、麻醉蘇醒延遲、心律紊亂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不僅會使治療效果以及安全性受影響,同時還會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故加強術中保溫工作非常重要。提前調節室內溫度與濕度,預熱術中所需的皮膚消毒液以及沖洗液,術中利用保溫毯將患者覆蓋住,避免暴露,在手術區域使用防水敷貼,借助于溫液儀對輸注液體加熱,隨時擦干汗液和血漬等;若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須加溫二氧化碳,且確保氣腹壓力以及氣腹流速合適,術后馬上覆蓋被子,特別是手術區域。③加強液體管理,合理控制術中補液量,采取控制性輸液的方式進行液體管理,以便及時補充在手術期間輸血或者輸液時所丟失的體液,維持機體酸堿平衡以及水電介質平衡,供應其所需的各種能量。
1.2.2.3 術后 ①疼痛作為一種常見癥狀,術后需加強疼痛護理,準確評估患者疼痛情況,如發作時間、性質和程度等,基于患者疼痛評分的差異采取相應的評估頻次,且評估后和主治醫生商量評價結果,制定更為合理的疼痛緩解方案。可經過健康宣教、教予患者疼痛感控制方式、按醫囑使用鎮痛藥物、想象撫觸、經看電視或者聽音樂、冷熱敷、深呼吸、冷熱敷等緩解和控制疼痛,若患者采取的是腹腔鏡手術,則可經呼吸循環的強化、肌肉放松、指導其采取舒適體位等緩解疼痛。②加強早期活動指導,術后定時翻身和進行按摩,循序漸進地進行運動,將最佳運動幅度作為原則,防止活動量或者幅過大造成拉傷。當患者病情穩定后,指導其實施床上被動活動、床上主動訓練,隨后過渡至下床站立、步行以及轉身等,指導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能力訓練。③手術結束后指導患者適當飲水,若患者采取的是全身麻醉,則待其清醒以后無吞咽障礙再指導其飲水。術后當患者無惡心或者腹脹等不良反應時開始進食,食物以低脂、清淡、低膽固醇以及高維生素為主,控制鹽攝入量,不可食用容易產氣的食物。④術前指導患者和其家屬了解術后排尿和排便的方式,手術結束后2 h 了解患者排尿情況,詢問排尿感受,早期當患者膀胱充盈時刺激其尿道,并拔除尿管。若患者出現排尿困難現象,則可經流水聲誘導、按摩或者熱敷膀胱區等方式改善排尿情況,若排便困難,則按照醫囑使用緩瀉劑,食用有利于排便的食物,特別要注意肛腸外科患者術后排尿以及排便方面的護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并利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表評價兩組護理質量、護理滿意情況,總分為百分制,分數越高代表護理質量高,且對護理工作更加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術后進食時間為(2.09±0.12)d,下床活動時間為(5.32±0.13)d,排氣時間為(3.12±1.02)d,排便時間為(3.01±0.14)d,住院時間為(10.23±1.13)d,護理質量評分為(72.12±3.11)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為(72.19±3.09)分??祻徒M患者術后進食時間為(1.01±0.03)d,下床活動時間為(2.12±0.11)d,排氣時間為(1.09±0.91)d,排便時間為(1.02±0.22)d,住院時間為(5.23±1.01)d,護理質量評分為(90.11±3.42)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82±2.31)分??祻徒M患者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與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1.739、132.873、10.501、53.961、23.328、27.519、34.146,P<0.05)。
手術室護理質量高低直接關系著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故在手術室護理工作須加強護理方面的研究,不斷提升護理操作技能等。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手術快速康復要求的提高,快速康復理念也被廣泛應用于手術室中,快速康復理念所強調的是多學科協作,核心理念為經過圍手術期間的處理優化,減少或者降低在手術期間患者心理及生理產生的創傷應激,以加快患者術后康復的速度,該理念不僅推動了手術室護理工作標準化建設的進程,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手術室護理質量[5]。近期大量研究表明在手術期間使用快速康復理念可有效改善患者應激反應,調節患者身心狀態,便于患者盡快康復[6,7]。本文結果表明,實施快速康復理念的康復組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理念,不僅可縮短患者康復時間,還可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推薦在臨床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