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基礎教育領域的情況下,全國都在開展素質教育。小學生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心理較為敏感,可能會因為不理解教師或者家長的意思,而產生某些誤解,進而出現叛逆的行為。
由于學生上幼兒園或者幼小銜接的時候打好了一年級課程的基礎知識,上小學后能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取得好成績。但是到了三年級,隨著學習內容的難度增加,學生容易出現學習跟不上,成績下降而產生厭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第一個叛逆期,而此時家長們就會著急上火地批評和指責學生,學生覺得心里接受不了,就會更加叛逆。
針對此種情況,老師要和家長建立好聯系,加強家校溝通。建議家長們采用下面的幾種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平穩度過小學階段第一個叛逆期。
首先家長要正確看待成績,學生上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都是90分以上,甚至獲得滿分,可是上了三年級學習成績突然下降到80幾分。有的家長就會責問學生,為什么成績下降那么大,責罵學生不努力學習,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上了三年級能獲得85分以上成績已經不錯了,應該給予學生鼓勵。導致學生叛逆的主要原因是因學習成績差被父母責罵而產生厭學。要想取得好成績,在二年級放暑假期間預學三年級上冊的課程是最好的辦法。三年級的語文主要是寫作文,可以教育學生多練習寫三百字以上的短作文內容;數學方面主要是兩三位數乘法、除法。乘法要求熟練掌握九九乘法表,需要學生們每天都鞏固一遍,做到非常熟練。學習除法,可以用逆向推理的方法來教。
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差,跟家長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的關系,千萬不要沖著學生吼,罵學生怎么那么笨。應該幫學生找出成績差的原因,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有利于幫助學生平穩度過叛逆期。
而高年級小學生逐漸進入第二個叛逆期,學會了用無聲來對抗大人,還有的學會了頂撞大人。他們渴望自由,渴望獲得尊重,渴望獨立,更希望被平等對待,自我意識開始加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高壓政策,勢必會引起更大程度上的叛逆,只有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使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平安度過叛逆期。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大多在十一二歲,正處于成熟與不成熟之間,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學生”,他們的心理不穩定,不管對與錯,都會想著去嘗試,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我們可以通過召開班會,找學生談心等方式進行開導。以下是我開班會的內容:
第一步,可以先向學生們出示留守學生離家出走的新聞報道:學生觀看后討論:離家出走的危害性有哪些?
第二步,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1.如果你是大人,孩子和你頂撞,并隨意離家出走,你的心情如何?你會怎么做?2.想想家長是如何對待你的?你們為什么不能心平氣和地交流?
第三步,情景展示。1.西西什么家務也不會做,父母連疊被子、洗襪子這樣的小事也包辦了。而且父母每天還要按時接送西西,當西西與別的學生發生矛盾時,父母還在一邊幫腔,竭力呵護著他。西西失去了自己所有的自由,漸漸變得不愛說話,性格懦弱。后來,父母說什么,西西就以沉默對待,做什么事都沒有了激情。2.鵬鵬很貪玩,學習總是需要父母監督,后來父母與他約法三章,只要他能認真完成作業,剩下的時間由他自由支配,之后,鵬鵬的成績提高了很多。而且當鵬鵬遇到什么問題時,父母就讓他自己做出決定,還教會他多角度考慮問題,如此一來,鵬鵬成了一個既愛學習,又有主見的好學生。3.對比以上兩位同學,你更喜歡西西還是鵬鵬?你比較喜歡誰的家長?
第四步,總結自己的行為是否存在以上類似情況,如果存在,自己說一說怎么改正。
對于每個人來說,成長經歷都是不可重復的,教師一定要做好每個學生的領路人,聯系好家長,共同幫助每個小學生順利度過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