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摘要:紀委同級監督是紀檢監察部門對本單位同級黨委(黨組)成員在黨紀黨規方面的監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各級紀委要履行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職責,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常委會的監督,更好地發揮黨內監督專門機關作用。筆者結合基層央行工作實踐,認真分析了當前基層央行紀檢監察部門同級監督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紀檢監察 ?監督
一、引言
紀委同級監督是紀檢監察部門對本單位同級黨委(黨組)成員在黨紀黨規方面的監督。《黨章》總綱規定“強化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不斷完善黨內監督體系”。《黨章》第八章第四十六條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要經常對黨員進行遵守紀律的教育,作出關于維護黨紀的決定,對黨的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進行監督”。《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四條規定“黨內監督必須貫徹民主集中制,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同時在第二十六條中明確提出,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常委會委員履行職責、行使權力的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引向深入,紀檢監察職能“三轉”深化,監督更加成為紀檢監察部門的首要職責、第一職責,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各級紀委要履行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職責,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常委會的監督,更好地發揮黨內監督專門機關作用。中紀委十九屆三次全會提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明確要求,中紀委十九屆四次全會進一步強調紀檢監察部門要協助黨委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完善作用。這充分說明加強紀委同級監督,既是黨章賦予的基本職責,也是落實好紀檢監察部門監督責任,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要求和政治責任。基層人民銀行作為總行派出機構,承擔著貫徹執行貨幣政策、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等重要職責,在金融領域反腐敗斗爭持續深化的形勢下,如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同級監督機制,防止監督“弱化、虛化”,降低和遏制黨員領導干部在履行職責、行使權力中的風險,推動基層央行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依法高效發揮作用,是需要基層央行紀檢監察部門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基層央行紀檢監察機構開展同級監督實踐情況
(一)同級監督體制機制建設不斷完善
十八大以來,人民銀行晉城中支結合實際建立了一系列同級監督規章制度。一是聚焦強化“兩個責任”建章立制。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辦法》《紀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任務清單》《5級監督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了紀檢部門的監督任務和層級監督責任。二是強化黨委決策層面監督。制定了《集體決策監督實施辦法》,督促黨委制定了《黨委會工作規則》《黨委會會議制度(試行)》,明確規定了黨委會議的議事程序和議事內容,對凡屬“三重一大”事項,都必須按程序由黨委集體研究做出決策,并實行“一把手”末位表態制。三是拓展監督信息渠道,做到監督全覆蓋。制定了《“大監督”機制建設實施細則》,提出了構建“2+4”監督機制,深化監督全覆蓋工作思路,建立了《監督全覆蓋監督信息共享辦法(試行)》《“特約監督員”工作制度》《依紀依法履職滿意度季度調查制度》等規章制度,拓展了內外部監督信息獲取渠道,提升了監督效能。四是加強公開評議。制定了《黨員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制度》《黨務公開工作制度》,班子成員每年在規定范圍述職述廉一次,自覺接受干部群眾評議,述職述廉前,要廣泛征求干部群眾意見。通過各種措施,構建了全面立體的同級監督制度體系。
(二)同級監督工作重點進一步明確
從近年來監督實踐看,晉城中支在開展同級監督中,主要著力于對同級黨委重大決策事項執行、干部選拔任用和資金使用管理等情況,監督的側重點放在黨委委員是否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上。一是加強黨章和黨內法規落實情況監督。深入開展“七個有之”問題專項整治活動,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執行情況的監督。二是加強對黨委重大決策和重要事項的監督。根據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規定,加強提示提醒,監督協助黨委正確判斷和決策部署重大事項。三是加強對選人用人工作的監督。督促黨委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作用工作條例》,嚴格人選標準,規范工作程序,杜絕“量身定制”“靶向提拔”,在認真核實的基礎上,對選拔人選出具廉政回復意見。四是加強對財務工作和工程建設的監督。督促黨委落實財務制度、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制定了《基本建設管理廉政風險防控制度》,簽訂基建(維修)工程建設廉政承諾書。五是加強對作風建設和“8小時”以外行為風險的監督。開展了“領導干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排查”“是否存在參與非法集資活動、擁有非上市公司(企業)股份或者證券、為他人經營性貸款提供擔保等問題風險排查”“因私出國(境)情況排查”,緊盯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公務接待、辦理婚喪喜慶等情況加強監督,最大限度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
(三)多種監督手段綜合運用
一是加強警示教育。認真落實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講授全面從嚴治黨專題黨課、警示教育課制度。及時提醒黨委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學習派駐紀檢監察組、分行黨委、紀委有關通報,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做到引以為戒。二是開展廉政談話。圍繞黨委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任務和黨風廉政建設要求,紀委書記堅持與班子成員開展廉政談話,了解班子成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及時督促提醒。三是加強提示提醒。建立了紀委委員對接聯系行領導制度,提醒督促對接行領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求。四是加強述職評議。提請黨委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小組會,聽取分管領導年內黨風廉政建設制落實情況,行領導述職述廉報告公開接受全行職工評議。五是開展問卷調查。晉城中支在全轄銀行業金融機構聘請了55名特約監督員,圍繞廉潔自律等方面,定期對特約監督員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和掌握相關情況,進一步拓展了監督信息獲取渠道。六是開展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如開展了“不擔當不作為”專項整治活動,協助黨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推動黨委成員提高政治站位,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四)監督成效不斷提升
通過強化監督,中心支行在完善機制、預防腐敗、風險防范和提高履職效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晉城中支同級監督工作,貫穿了對“兩個責任”的強化和落實,班子成員時刻能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抓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持續深化。市縣兩級行班子成員強化廉政自律,無違紀違法案件、重大責任事故和各類經濟案件。班子成員積極發揮“以上率下”作用,干部職工主動接受監督的自覺性不斷增強,紀律規矩意識不斷強化,構建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三、同級監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監督認識存在差距
面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變化和新要求,有的基層行找不到工作抓手,對待同級監督存在“等”和“靠”思想,依賴于上級行部署任務,缺乏主動作為意識。有的認為監督是得罪人的事,工作太主動影響人際關系。有的基層紀檢干部存在同級監督“不管用”的思想,質疑同級監督的效果,對同級班子成員監督,特別是對主要領導同志的監督存在畏難情緒,致使“監督不大膽、監督不主動、監督不到位”的問題。
(二)制度機制不夠完善
紀檢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班子成員,受“一把手”的領導,監督建議能否被接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把手”的認識和態度。基層紀檢干部作為監督主體,工資發放、職務職稱晉升、崗位調整依附于監督客體,客觀上影響同級監督的獨立性。制度建設方面,雖然圍繞監督工作探索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有的監督制度與同級監督性質相掛鉤,有的也具體到“三重一大”等決策層面,但是并沒有一個能夠明確責任、內容、工作機制,以及同級監督工作方式和手段措施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實施意見或規章制度,基層央行紀檢部門只能根據履職盡責的要求,結合目前的一些制度要求開展工作,一定程度上制約監督效能。
(三)監督能力存在欠缺
目前基層行多數紀檢干部人員配備不足,年齡結構偏大,從業人員接受高層次培訓機會也少,對新形勢、新政策、新要求的認識掌握不夠,特別是監督執紀內容延伸到督促落實中央和上級行重大決策部署,需要做好“監督的監督”工作,深入了解基層央行職能部門履職情況,需要切入的業務點很多,有的基層紀檢人員不知如何下手。同時由于沒有明確的制度性要求說明紀檢部門同級監督的具體內容和操作方法,以及監督是否到位的評價標準等方面內容,有的找不到監督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不到監督效果。
(四)監督合力需要強化
雖然基層行按要求建立了“大監督”工作機制,但是還沒有形成日常監督經常性溝通協作的制度習慣,監督主體之間“各自為戰”,缺少“深度合作”,紀委委員和支部紀檢委員承擔著聯系對接行領導落實主體責任的提醒提示和對相關部門、支部的監督功能,但缺少有效的激勵約束手段,在履行監督職責,主動開展工作,發現和提供監督信息方面做得遠遠不夠。
(五)監督力度尚顯不夠
對于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實踐不多,民主生活會批評和自我批評“辣味”不夠,“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尚未形成常態,開展提醒提示時也多是一些表象性、不痛不癢的問題,不能讓被監督對象引起足夠重視。
四、對策建議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
班子成員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章》《黨內監督條例》等有關規定,厘清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黨委在黨內監督中負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監督職責,同時必須自覺接受同級紀委監督,這不是誰領導誰、誰服從誰的問題,這是《黨章》賦予紀檢監察專職的責任和使命。監督人員與監督對象之間應建立包容合作的監督關系,在監督過程中加強溝通交流,互相聽取意見,讓被監督對象認識到監督的最終目的是幫助被監督對象發現問題、查找漏洞,防范和化解風險,兩者目標取向一致。
(二)深化落實派駐改革要求,完善監督機制
一是加快推進基層行落實派駐改革,紀檢機構和人員管理考核以上級紀委為主,不參與被監督單位的考核。紀檢機構和人員經費歸上級行直接管理,或列單獨預算,提高監督獨立性。二是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在各個層面完善細化同級監督的制度規范,明確同級監督的具體內容、程序方式等,讓基層紀檢組織監督起來更有章法、更有底氣。三是進一步明確基層行紀檢機構職責,做好“加減法”。在工作內容上做好減法,剝離與紀檢監察無關的內容,明確要做的事,明確主責,在工作權限上做好加法,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好要做的事。
(三)突出監督重點,明確監督方向
一是突出對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的政治監督,重點是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聚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加強監督,確保“頭雁”和班子成員政治清醒,航向不偏,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做到“兩個維護”。二是突出對重大事項決策監督。確保黨委按照制度和程序辦事決策。要健全紀委對黨委決策干預機制,黨委作出重要決策或出臺重要政策,應事前與紀委通氣,紀委認為存在重大紀律或廉政風險時,黨委應認真研究,如有必要,可暫緩表決。三是突出對班子成員作風建設的監督。督促班子成員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細則精神,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筑牢拒腐防變防線。
(四)提高紀檢監察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監督能力
一是強化擔當作為意識。紀檢干部要對自己的職責使命有“認同感”“崇高感”,提升增強主動監督的政治站位,敢于直面矛盾問題。二是紀檢干部要嚴守紀法要求,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和黨紀黨規、法律法規,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三是要改善紀檢監察部門人員結構,通過深化派駐制改革,明確不同規模基層行必須具備的紀檢監察崗位和人員編制,優化紀檢干部隊伍,從根本上解決監督力量不足的問題。四是加強培訓教育。根據當前的監督執紀變化趨勢,加強對紀法理論知識、辦案能力等方面的培訓,圍繞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金融精準扶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等方面監督要求開展培訓,提高監督執紀能力。
(五)發揮監督合力,加強監督力度
進一步落實“大監督”機制,加強各監督主體日常監督的交流協作,及時溝通信息。進一步強化紀委委員和支部紀檢委員的監督職責,形成紀委委員對接分管領導和部門、紀檢委員協助紀委開展支部工作監督的有效框架,加強對紀委委員、紀檢委員落實監督職責的再監督,切實發揮其“探頭”作用。積極拓展外部監督信息獲取渠道,有效掌握依紀依法履行公權力情況和“8小時以外”風險狀況。完善與地方紀委監委的協作配合機制,落實好派駐機構與地方紀委監委查辦案件的銜接協調規定,全方位掌握監督信息。要用好民主生活會這個監督“法寶”,敢于在民主生活會上“動真碰硬”,真正通過有效的民主生活會,激發批評意識,提高監督效能。
參考文獻:
[1]曾建新,周欣.紀委同級監督的過程機理及有效性研究《廉政文化研究》2016第4期.
[2]牛漢德.淺談紀委對同級黨委的監督《中國電力新聞網》2018.10.16.
[3]梁奇星,廖力偉.基層央行同級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企業黨建》2019年第3期.
[4]史明娜,湯勇.紀委發揮同級監督作用的有效路徑探析《領導科學》2018年第18期.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晉城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