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祥杰 王耀民 馮昊
【摘要】在設計城市建筑景觀的過程中對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相關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各種的知識文化,并且還需要做到對城市文化內涵的充分了解。在設計階段不僅需要根據歷史人文信息,巧妙的展現出當地的特色,并且還需要以和諧統一為原則,對建筑景觀與自然環境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還需要使建筑景觀能夠具有藝術性,并加強其與環境和社會三者關系的考慮。只有通過對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才能夠使景觀與環境做到高度統一。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理念;策略
通過環境藝術設計這一重要途徑對建筑景觀的設計,能夠使城市得到美化,同時能夠滿足城市對建筑景觀所提出的要求,其需要以環境藝術設計為基礎,通過與環境、文化以及背景的結合,對當地的特色加以體現,以此來使城市建設的發展能夠具有可持續性,因此,本文對環境技術設計進行了簡單的描述,分析了其在城市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以供參考。
1、環境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指的就是對環境藝術以及構想方案的空間規劃和綜合計劃。該設計不僅涉及到了環境與設施,材料與色彩等方面的內容,并且還需要有機的對使用和審美這兩種功能進行協調,因此,其有著多樣化的表現手法。一般來說,景觀環境藝術設計是為了實現對環境景色的美化,其對整個建筑外部景觀的設計,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視覺感受,環境藝術設計在眾多設計類型中有著較強的綜合性,其包含了建筑學、美學以及心理學等學科的內容,此外,景觀環境所涉及的內容與通常所說的自然環境并不相同,其對環境的形成需要通過藝術加工。
2、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現狀
目前,城市在設計建筑景觀的過程中,只是對建筑進行了規劃設計,在建筑設計完成后,才在多余的地方對花園、水池等進行了設計,而真正的景觀設計并沒有那么簡單,想要使建筑設計能夠具有完整性,就必須要做好對環境設計的綜合考慮,也就是需要通過對環境的基本設計,來對建筑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在設計整個建筑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環境設計來完成整個項目。建筑景觀設計在城市中的主要現狀為:
(1)所選用的綠化樹種品種過于單一,無法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因此,綠化工程在對綠化樹體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需要以法國梧桐、香樟為主,再加上部分城市為了使環境能夠具有藝術效果,單方面的對成年的大樹進行了引用,此類設計類型過于單一,不利于植物群落與其他物種之間的相互競爭和依存,由于其所設計的種類過于單一,因此,會導致生產不良或病蟲害等問題的頻繁出現。
(2)綠化過度,沒有考慮實用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工程都將綠化作為了項目的重點,然而其在對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對花壇草坪進行了過度的設置和使用,此類現象不僅無法滿足環境藝術所提出的美觀原則,并且會導致環境藝術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導致華而不實等問題的出現,同時會產生極大的浪費,加大綠化所需的成本。
(3)傾向于選擇外地物種,而導致環境缺失了本地特色,部分城市在進行建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根據傳統的設計理念,對大量的外來品種進行了引入,在對環境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做好對本地植物的考慮,因此,導致城市所形成的形象無法體現出當地的特色和個性,導致環境藝術設計無法體現出本市真實的實際生活,同時無法做到與其自身含義的相符。環境藝術并不像組裝藝術那樣簡單,其需要以本地環境為基礎,對其進行美化和提升,該環境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對當地人需求的滿足[1]。
3、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及其策略
3.1理念分析
3.1.1統一的整體和局部
在對城市建筑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就是環境藝術設計。該設計不僅需要以建筑景觀為基礎,做到對其功能和特性的體現,還需要將藝術效果賦予整個環境。對整體的設計較為注重統一,然而也需要做好對細節部分的考慮。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對各個組成要素的考慮。需要根據相關特性做好對各部分的合理考慮,并在設計整個景觀的過程中,對這些部分進行良好的應用,以此來使部分和整體能夠達到自然統一。
3.1.2結合有形與無形
建筑的藝術性是最為重要的景觀環境設計目標,針對民用建筑來說,這一要素能夠做到對居住功能的基本滿足。在設計景觀環境藝術的過程中,需要將室外空間作為設計的重點,這涉及到了有形空間和無形空間。有形空間主要由顏色形狀以及效果等要素構成,將和諧統一作為了整個環境的表現重點;而無形空間指的就是人們在整個空間中所感受到的舒適感,自然以及統一等,并且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人們在有形空間與無形空間中所獲得的藝術感受,以及其對社會所產生的效果是無法通過估量所得出的。在設計環境藝術空間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特點做好對有形和無形這兩種空間的充分考慮。根據設計理念有機的對這兩種空間進行結合,以此來使所設計的景觀環境能夠更加完美[2]。
3.1.3設計與歷史人文的結合
由于我國有著遼闊的地域,并且不同地區的居住習慣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個地區各個城市的歷史人文也有所不同,歷史人文的不同會極大的影響到建筑景觀的設計。因此,在對建筑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對環境藝術設計的采用,需要具文化特色和歷史人文做好對當地的充分考慮。對當地景觀的設計需要做到與其地域文化特色的結合,需要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建筑景觀的文化內涵,并對歷史精神和人文精神進行繼承,這不僅能夠使建筑景觀能夠具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并且能夠從精神上對人們產生一定的影響。
3.2設計策略
3.2.1與其他設計的綜合考慮
城市景觀設計這一項工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其與環境在單個項目和社區內的簡單組合并不相同,而是需要從整體上對城市和景觀進行設計和結合,需要做到與景觀、建筑等周邊環境的融合,甚至涉及到了市政建設等城市因素,從整體上對城市進行綜合的設計,以此來使其能夠做到相互結合,為城市提供統一、協調的整體設計,使環境藝術能夠體現出自身的特色。
3.2.2通過對地方資源的盡可能采用,來實現對地方特色的體現
對地方特色的體現是建筑景觀工程目前常常會忽略的問題。其需要使當地能夠具有環境特色,根據歷史人文對當地的特色加以體現,并且在設計階段需要做到對本地資源的盡可能選用。盡可能的通過對所選材料的創作和加工,以此來使運輸階段能夠減少對材料和廢棄物的消耗和產生。通過此類方法不僅可能最大化的對當地的資源進行利用,并且能夠實現對成本的降低,最具當地特色的體現[3]。
結語:
在設計階段不僅需要根據歷史人文信息,巧妙的展現出當地的特色,并且還需要以和諧統一為原則,對建筑景觀與自然環境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還需要使建筑景觀能夠具有藝術性,并加強其與環境和社會三者關系的考慮。只有通過對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才能夠使景觀與環境做到高度統一。
參考文獻:
[1] 許曉繁.建筑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情感意義研究[J].美與時代,2017(02).
[2]張意佳.基于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環境保護關系分析[J].時代人物,2019(01).
[3]王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7(08).
作者簡介:
尚祥杰(1995.06-),男,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學生,研究方向: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