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濤 蒿東磊
【摘要】中職院校作〖HJ2mm〗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有效提升中職物理教學效果,就一定要積極改變教學思路,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以改善中職物理教學風貌。對信息技術下中職物理教學中常見問題及優化策略進行了探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 中職物理教學? 問題? 策略
物理作為中職院校理工科的基本課程,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當前,中職院校的很多學生,存在物理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能力弱等情況,因此,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采用信息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提升物理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保障中職物理教學的效果。
一、當前中職物理教學中常見問題分析
1.難以直觀理解基礎理論知識
物理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內容都是比較抽象的理論概念,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很難將這些抽象的概念,通過具體的語言簡單的向學生進行詮釋說明,尤其在天體物理與摩擦力等部分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要憑借自身的想象力來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理解,這對于一些思維偏向于文科的學生來說,難以很好的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對于教師而言,通常在類似部分的教學過程中,也常常會出現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效率較低的情況,有些學生甚至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抵觸學習的心理現象,進一步增加了教學難度。而這些理論概念是物理后續學習的重要基礎內容,所以一旦不能很好的理解并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就很容易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嚴重影響學生對物理知識內容的學習。
2.實驗操作少,教學內容不豐富
物理知識所涉及的相關內容比較廣泛,相應的物理章節也有著一定的跳躍性,有時在一個章節中常常有著多個試驗操作內容,而且試驗操作是很多章節中的必要內容。但當前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更多的會選擇進行長時間的理論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知識拓展,使得內容缺少趣味性,進而造成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時不夠積極、主動。物理教學過程中,通常一個短時間的實驗操作教學要勝過長時間的理論教學,學生能夠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了解到實驗操作細節,認識到任意一個細節的錯誤都會導致整個實驗結果的失敗,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驗,能夠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內容。對于教師而言,可以在試驗過程中進行講解說明,講解時應當盡量拓展相關教學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但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由于自身設備采購以及課程安排等原因的限制,使得中職物理教學中難以讓學生進行足夠的實驗操作,教學過程知識拓展內容也較少,使得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大大降低了物理教學效果。
3.教學重難點難以深入講解
中職院校的教學時長有一定的限制,但物理知識內容相對較多,這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根據課本內容來進行教授,對于相應的知識細節內容,以及重難點知識的二次講解幾乎難以進行,這就使得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遍過”的教學情況,如果學生因為某些原因使得自身沒能很好的理解相關知識的重難點,這就會給學生后續的物理知識內容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如果不能及時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學生就難以很好地把控相關知識內容,難以全面且深入的理解知識,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4.缺乏有效的教學溝通
與初高中授課方式不同,中職院校中的教師往往要教授的學生數量很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難以一一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同時,由于課堂教學實踐有限,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對每個章節學習進度以及掌握情況的把握,通常都會以個人教學經驗以及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來判斷,而學生作業是否獨立完成,教師難以真正了解,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難以確定所有學生不理解的集中問題,而教師如果根據自身經驗講解了學生可能會存在問題的知識進行二次講解,但相應的問題如果不是學生真正難以理解的,相應的教學效果也不會很好。長此以往,甚至會使得師生之間的額溝通出現問題,不僅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會傷害到教師自身的教學熱情,形成嚴重的教學阻礙。對于教師而言,如果只會根據自身經驗,講解自認為學生難以掌握的內容,忽略學生的具體學習感受,就會嚴重影響到整體的教學質量。
二、信息技術下中職物理教學優化策略
1.改變教學方法,運用情境教學
與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不同,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到一個生動、形象的物理情境中,通過將物理相關知識內容圖像化,學會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并理解相關知識,在一個動態的氛圍中掌握中職物理。在傳統的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物理知識的抽象化概念較多,使得教學過程比較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利用信息技術采取情境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到相應的知識內容。
比如,在中職物理《動能定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備,與學生共同探究汽車剎車距離與車速之間的關系,通過相關設備進行模擬實驗,能夠得到相應的數據信息,結合理論知識內容,讓學生嘗試運用動能定理來解釋相應的數據變化情況,最后得出結論。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通過設備操作,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與思考的習慣。
2.開展模擬實驗,開拓學生視野
從當前中職物理教學情況看,教師的教學實踐有限,在教學過程中只能以教材為基礎進行課程知識教學,缺乏足夠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同時,由于教材內容的有限,以及課堂時間限制,教師也無法為學生拓展物理相關知識內容,使得教學內容不夠豐富。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試驗模擬軟件,可以讓學生直接觀看甚至是參與到實驗過程中。模擬軟件能夠對實驗的每一個環節步驟的實際效果進行模擬,有著很很強的真實感,且這種軟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能進行反復操作,學生能夠在反復操作過程中,增強記憶,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內容。同時,利用相應的軟件,教師也能收集到與知識相關的知識內容,通過拓展延伸,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生動性和趣味性,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還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比如,在中職物理《勢能和機械能》的教學過程中,模擬軟件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到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更好的認識機械能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教師在講解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能量守恒定律,在對比學習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3.直觀感受重難〖HJ1.9mm〗點知識內容
在傳統的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物理教具來講解物理教材相應的重難點知識內容。但由于重難點知識內容相對比較抽象,這就使得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真正理解相關重難點知識內容,學習效果不是很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多媒體技術,將相應的重難點知識內容轉化為視頻,讓學生直接觀察相關物理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觀看一小部分,在暫停后進行分析講解,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教與學的緊密連接,在形象化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洞察力與思維能力。
比如,在中職物理《摩擦力》教學過程中,由于摩擦力是抽象的、看不見的,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帶領學生探究靜摩擦力的大小。在相應的教學設備上,設置好相關實驗裝置后,讓學生注意觀察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相應的讀數以及木塊在不同讀數下的運動狀態,在表格中記錄每一次的拉力、物理運動狀態以及靜摩擦力的數值情況。通過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方式,將抽象的重難點知識概念形象化,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中職物理課本中相應的重難點知識內容
4.搭建溝通平臺,增強師生交流
關于師生溝通問題,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搭建一個專門的信息溝通平臺,在這一平臺上,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實時交流與溝通,學生能夠詢問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師可以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夠有效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集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在解答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容,提升教學效率。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平臺對教師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形成一定的教學監督機制,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進而保證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結束語
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為有效提高物理教學效果,教師應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模式,通過情境教學、模擬實驗、多媒體教學等方式,將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物理知識內容,帶領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真正理解相應的物理知識內容,從而有效保障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泰源.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對中職物理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J].智能城市,2017,(1):178.
[2]秦向東.中職物理課堂新課教學引入方法例舉探析[J].現代交際,2018,(07) :204.
[3]孫偉.中職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4)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