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麗,田榮富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中醫院,山西 朔州036800)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或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癥,病程可持續3個月以上,或炎癥反復發作,且無明顯的致病微生物感染等[1]。由于癥狀反復、難以治愈且鼻腔分泌物增加,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臨床治療多以西醫為主,包括口服抗感染藥物、鼻腔灌洗和微波下鼻甲手術等治療措施,但臨床效果有時不佳[2],而鼻內鏡手術費用較高,術后易粘連,對鼻黏膜創傷大,且不易根除病灶,短期內易復發。深海鹽水富含鈣、鎂、鉀鹽,對治療慢性鼻炎有一定的作用,且安全有效[3]。本研究采用中藥湯劑口服輔以深海鹽水噴劑治療慢性鼻炎,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慢性鼻炎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12~54歲,平均38.94歲;病程1~22年;肥厚性鼻炎15例,單純性鼻炎27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和《實用耳鼻咽喉科學》中慢性鼻炎的診斷標準[4-5]。
1.3 納入標準 符合慢性鼻炎的診斷標準;年齡10~55歲;檢查前24 h停止使用鼻腔用藥。
1.4 排除標準 有鼻竇炎及鼻息肉;有明顯鼻中隔偏曲;傷風鼻塞,近期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眼底檢查有青光眼;有精神疾病及全身性疾病。
自擬方藥組成:桔梗10 g,膽南星10 g,石菖蒲10 g,丹參10 g,白芷10 g,蒼耳子15 g,辛夷15 g(包煎),羌活12 g,防風6 g,甘草片6 g,薄荷10 g(后下)。如舌下脈絡迂曲、腫脹難消者,加適量馬鞭草、莪術;如患者出現嚴重鼻塞,可適當加桃仁、地龍等;如患者有明顯頭痛,且服藥后效果不佳,可適當加蔓荊子。將上述藥物(除了薄荷)先在300 m L水中浸泡25 min,然后煎20 min,煎兩次后合并藥汁,分早晚口服,治療10 d。深海鹽水取自渤海灣(經微濾處理,紫外線殺菌后再使用),每日早中晚各噴3次,持續治療10 d。
3.1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嗅覺恢復正常,鼻無分泌物,鼻黏膜腫脹消退,下鼻甲體積縮小;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嗅覺部分恢復,鼻分泌物少,鼻黏膜腫脹基本消退,下鼻甲體積縮小;有效:上述癥狀和體征較治療前有所緩解,但不穩定;無效:上述癥狀和體征無改善[5]。
3.2 結果 42例患者治療后,治愈9例,顯效23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為100%。治療期間,患者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所有患者治療后均進行3個月回訪,未見有患者復發。
慢性鼻炎屬于中醫“鼻窒”范疇,認為鼻窒的主要病機為肺、脾、胃虛弱而引發。其病因復雜,多因風寒、肺失清肅、風熱之邪滯留、鼻竅不利所致。又因患者稟賦、病機不同,或氣血郁結,或濕熱內蘊,或痰火結聚,或脾肺氣虛而導致鼻塞不通[6]。
本研究所用中藥湯劑中,桔梗具有抗炎作用,可使血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皮質酮含量明顯增加,有增強免疫力、解熱鎮痛的作用[7]。丹參含有丹參酮、丹參多酚酸和甾醇等有效成分,能改善微循環與血流動力學,調節免疫功能,臨床上可用于治療化膿性感染,對一般軟組織感染有較好的療效[8]。甘草調和諸藥,可益氣補中、緩和藥性,與桔梗相配有清利咽喉、祛痰止咳的作用。石菖蒲含有多種揮發油[9],能辛散苦泄、芳香溫通,善化痰濕和通竅開閉。羌活辛溫苦燥,升浮發散,善治表證夾濕、上半身風濕痹痛[10]。膽南星具有清化熱痰、息風定驚的作用。辛夷通鼻竅,可緩解炎癥,促進分泌物吸收,使癥狀得以消除[11]。蒼耳子含有蒼術苷,有通鼻竅、祛風濕、止痛的作用[12]。白芷外散風寒,上通鼻竅。防風善祛風勝濕,可鎮痛止癢、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和調節免疫力[13]。薄荷辛涼,清新芳香,疏泄清利,可散風熱而清咽喉。另外,采用深海鹽水或高滲鹽水沖洗鼻腔,可以抑制病菌繁殖,減輕黏膜水腫,促進鼻腔纖毛運動,對緩解慢性鼻炎有良好的輔助作用[14]。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藥湯劑口服輔以深海鹽水噴劑治療慢性鼻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散寒、宣肺通竅、消炎抗菌的作用,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療3個月后,對患者進行回訪,病情未見復發。該治療方法操作簡便,值得臨床借鑒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