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斌 馮進江 劉新苑 何美香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常見泌尿系統疾病,特別是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統中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早期的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目前臨床的主要檢查方法有直腸指檢、超聲檢查、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前列腺穿刺活檢等,經直腸腔內超聲(TRUS)檢查包含了高分辨率兩維圖像顯示技術和彩色多普勒技術,經直腸雙平面探頭檢查,其超聲頻率高,可獲得高分辨率圖像,清晰顯示前列腺血流分布特點及回聲強弱,但單純TRUS 檢查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較差,需要配合前列腺穿刺活檢以提升臨床診斷效果[1]。目前,臨床將經直腸雙平面探頭引導前列腺穿刺活檢作為前列腺癌診斷的常用方法。經直腸雙平面探頭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能準確引導穿刺,減少穿刺損傷,并全程觀察穿刺活檢,提高穿刺活檢的準確性和安全性[2]。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經直腸雙平面探頭在前列腺穿刺活檢中的應用,現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年齡38~79歲,平均年齡(58.7±11.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2016年《前列腺穿刺中國專家共識》建議的前列腺穿刺指征,行直腸指檢、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TRUS 等檢查,前列腺穿刺指征包括:①直腸指檢(DRE)發現前列腺可疑結節,任何PSA 值;②TRUS 或磁共振成像(MRI)發現可疑病灶,任何PSA值;③PSA>10 μg/L;④PSA 為4~10 μg/L,f/t PSA 可疑或PSAD 值可疑;其中,PSA<4 μg/L 有8例,PSA 為4~10 μg/L 有21例,PSA 在11~20 μg/L 有12例,PSA為21~50 μg/L 有10例,PSA>50 μg/L 有9例;排除合并泌尿系統急性感染、高血壓危象、有嚴重出血傾向、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合并直腸或肛周病變、心功能處于失代償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直腸雙平面探頭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術前1 d 服用喹諾酮類抗生素,手術前清潔灌腸,術后1 d 服用喹諾酮類抗生素。儀器使用GE LOGIQ S7 彩色超聲診斷儀,雙平面直腸探頭,凸陣探頭頻率5.5~8.5 MHz,線陣平面探頭頻率5.5~10 MHz。患者取左側臥位進行超聲掃查,在探頭上涂抹耦合劑,套上消毒的避孕套,在探頭表面涂無菌耦合劑,安裝好穿刺架,將探頭輕柔置入直腸,縱斷面掃查先檢查尿道軸向結構,再做旁正中切面掃查,橫斷面由上往下或從下往上進行掃查[3],了解前列腺基本情況,預設穿刺路徑及穿刺點。使用18G 半自動德邁特穿刺針活檢針,沿穿刺架進針,確保進針方向與穿刺引導線重疊,接近穿刺目標點后推入針芯,觸發彈射并完成切割,隨后退針,將組織標本置入含有10%甲醛的小瓶中,做好標識,每例均行前列腺尖部、中部、底部、兩側葉6 點穿刺,每針間隔1 cm,如遇可疑結節,可增加穿刺點,同時病理組織送檢[4]。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穿刺活檢結果、并發癥發生情況、超聲圖像結果。
2.1 穿刺活檢陽性率分析 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活檢結果顯示:前列腺癌22例(36.67%)、良性前列腺增生31例(51.67%)、前列腺炎5例(8.33%)、非霍奇金B 細胞淋巴瘤1例(1.67%)、前列腺上皮內瘤變1例(1.67%)。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 發生并發癥共有5例(8.33%),其中血尿2例、急性尿潴留1例、頭暈1例、附睪炎1例,經對癥處理后均消失,無直腸嚴重出血、重度血尿等嚴重并發癥發生。
2.3 超聲圖像分析 超聲圖像顯示,在31例前列腺增生中發現增生結節19例(61.29%),其中表現為高回聲或混合回聲14例(73.68%)、低回聲5例(26.32%);在22例前列腺癌中發現癌結節20例(90.91%),其中為多發結節有4例(20.00%),未發現結節2例(10.00%),結節表現為高回聲或混合回聲7例(35.00%)、低回聲13例(65.00%)。增生結節中的血流大多不豐富,RI 為(0.52±0.10);而癌結節的血流較為豐富,RI 為(0.74±0.17)。
前列腺癌具有早期癥狀不明顯和不典型的特點,腫瘤大多生長緩慢,少部分分化較差的高級別腫瘤生長速度較快,在發病早期即發生轉移和浸潤,因此早期的診斷和針對性治療至關重要。目前臨床可供選擇的檢查方法較多,如直腸指檢、腔內B 超、血清PSA 檢查等,但均存在一定弊端,特異性不強。TURS 檢查是前列腺疾病的主要檢查方法之一,直腸雙平面探頭引導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檢是目前臨床公認的效果較好診斷方法[5]。雙平面探頭引導下的病灶定位更為準確,有助于提升穿刺陽性率。傳統6 點穿刺法被認為是前列腺穿刺活檢術的金標準,但存在較高的假隱性率[6]。近年來,臨床提出增加前列腺穿刺范圍,從6 點增加到12 點甚至到飽和穿刺,能有效提升穿刺陽性率[7]。
前列腺增生主要發生于前列腺內腺區,大多表現位高回聲和混合回聲,低回聲發生率較低,且增生結節中的血流大多不豐富,RI 較低。前列腺癌大多表現為低回聲,高回聲和混合回聲的發生率較低,癌結節中的血管較粗,血流較為豐富,導致RI 較高[8,9]。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在31例前列腺增生中發現增生結節19例(61.29%),其中表現為高回聲或混合回聲14例(73.68%)、低回聲5例(26.32%);在22例前列腺癌中發現癌結節20例(90.91%),其中為多發結節有4例(20.00%),未發現結節2例(10.00%),結節表現為高回聲或混合回聲7例(35.00%)、低回聲13例(65.00%)。增生結節中的血流大多不豐富,血流阻力指數(RI)為(0.52±0.10),而癌結節的血流較為豐富,RI 為(0.74±0.17)。但單純通過TURS 分辨前列腺結節的部位、回聲、血流等難以對結節性質進行鑒別,因此需要性穿刺活檢進行確診[10]。
超聲引導下直腸雙平面探頭前列腺穿刺活檢操作簡單、安全性高,在超聲引導下能準確找準穿刺方向,提高了穿刺的精準性,無需對反復調整穿刺針,大大減少了對前列腺組織的損傷,且圖像清晰,適合多點穿刺檢查,有助于提高診斷率[11,12]。選擇在會陰穿刺活檢,不經過直腸,無需在術前行腸道準備,但穿刺活檢屬于侵入性操作,仍有一定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13]。本研究中,發生并發癥共有5例(8.33%),其中血尿2例、急性尿潴留1例、頭暈1例、附睪炎1例,經對癥處理后均消失,無直腸嚴重出血、重度血尿等嚴重并發癥發生。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活檢結果顯示:前列腺癌22例(36.67%)、良性前列腺增生31例(51.67%)、前列腺炎5例(8.33%)、非霍奇金B 細胞淋巴瘤1例(1.67%)、前列腺上皮內瘤變1例(1.67%)。穿刺選擇標準的6 點穿刺,對血流信號豐富處增加穿刺4~6 針,可明顯提高陽性率的診斷結果,降低假陰性結果[14]。臨床研究表明,對于初次穿刺活檢呈陰性而臨床高度懷疑為前列腺癌者,必須行重復穿刺[15]。
綜上所述,經直腸雙平面探頭在前列腺穿刺活檢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能準確定位,增加診斷準確率,有助于早期確診前列腺癌,為臨床的診治提供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