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蘋 王素娥(鄂爾多斯職業學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近年來,高職教育蓬勃發展,逐漸占據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著力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實用人才和熟練勞動者。我國高職教育經過十幾年的探索發展,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很大進展,與此同時,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仍嚴重困擾著高職教育,如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最終無法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無法實現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環。這些問題的產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陳舊的課程考核方式與現代人才培養模式的不相適應性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然而在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大部分院校習慣于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訓室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上下大力氣,卻往往忽視了考核方式的研究與改革同樣需要與時俱進。實際上,考核方式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教學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為適應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加強高職院校課程考核方式的研究與實踐,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成為高職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采用的考核評價方式主要有“筆試”、“口試”、“實操考試”等,基本上可以概括為“筆試為主,實操、口試為輔”。現行課程考核方式主要的問題是:考核觀念陳舊落后,與現代職業教育人才觀不協調;考核環節理論與實踐分離,偏離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以總結性考核評價為主,沒有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全部功能,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種課程考核方式是因為忽視了職業教育的“職業”特征、崗位要求,極大地妨礙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不符合知識、能力、素質、德育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
研究目標:以《煤氣化生產技術》課程為例,探索出符合現代高職教育的考核方式并應用,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很好地與市場接軌。
研究內容:研究匯總調研的課程考核方式、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的教學效果;對比分析課程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和實用性;針對本地區高職院校學生特點、課程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將研究成果進行實踐、論證,對學習效果、教學效果進行跟蹤、問卷調查;完善課程考核方式,為今后的課程考核提供依據。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6.2~2016.9)。成立課題組,組織課題成員培訓,學習教育實踐、理論方面資料,從中發現研究課題已有的經驗和問題,找到研究課題的理論依據和理論起點,然后通過實際調查和專家咨詢方式,最終形成課題研究方案,明確課題研究的現狀、意義、內容、目標、具備條件和實施步驟等。準備階段主要采用文獻法進行研究。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16.10~2019.1)。對兄弟院校相關課程進行調研,深入企業調研員工的考核定級機制,歸納、整理、分析調研結果,結合學院、課程和學生的情況,擬定考核方式實施方案,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實施階段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實驗法、觀察法開展研究。
第三階段:中期總結階段(2019.2~2020.1)。針對前期實施的考核方式,向老師、學生發放調查問卷,然后進行評估,課題組對考核方式中的不足并進行完善,撰寫課題研究階段性報告進行中期評估。中期自查評估階段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
第四階段:結題階段(2020.1~2020.8)。課題組分析、研究、匯總課題資料,對課題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和反思,撰寫課題結題報告,組織發表研究成果。總結階段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進行研究。
(1)制定了較為科學合理的《煤氣化生產技術》課程考核評價方式。課題組在充分分析課程性質和本地區高職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相關企業和兄弟院校調研,依托實訓中心60萬噸煤制甲醇-二甲醚仿真工廠,制定了過程性考核為主,終結性考核為輔的考核方式。過程性考核根據水煤漿制備流程識讀、氣化流程識讀、水煤漿制備在線仿真操作和氣化在線仿真操作四個工作任務進行設置,考核標準參照煤化工企業崗位標準。
(2)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得到明顯改善。過程性考核要求學生掌握每個工作任務中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才能取得好成績,并記入最終總評成績,從而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過程性考核中融入技能考核,不但發揮學生“動手能力強”的優勢,激發了其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的技能得到了明顯提升,為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3)對其他煤化工專業課程的考核方式改革,起到了借鑒作用。課程考核方式相比于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等方面是相對落后的,近幾年教師們也開始關注到課程考核方式在教學環節中的重要性,本課題的開展為其他相關課程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本次課題研究雖然已經圓滿完成,但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完善,考核方式還會存在一些不足,為了提高考核方應與課程教學目標的相適應性。今后,我們要以這次課題研究為契機,更進一步完成課程考核方式改革與實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