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一場發生在下班高峰期的安全事故,打破了無錫的寧靜。
2019年10月10日18時10分許,江蘇省無錫市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缎旅裰芸酚浾叩谝粫r間趕到現場,據前線發回的報道,大橋傾覆之際,有三輛車被壓。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其中一輛近乎被攔腰斬斷黃色小車里,有一對母女不幸遇難。母親31歲,女兒只有5歲,還在上幼兒園;另一位遇難者是四川籍的單親爸爸。在無錫打拼多年,有一個16歲女兒,目前在讀初三。
大卡車超載太嚴重、單柱墩橋梁設計有缺陷,起初這些輿論猜測的原因都不足以蓋棺定論,但大貨超載的嫌疑最大。直到事發后的第14天,交通運輸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事故原因:橋梁未見折斷、開裂現象,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初步分析為半掛牽引車嚴重超載導致橋梁發生側翻,坐實了公眾此前的推斷。
原因找到了,事情卻不能就此畫上句號。橋梁坍塌不是江蘇無錫的個案,從2000年到2019年,北京、天津、杭州等城市超載事故頻頻出現。人們不禁追問:一些嚴重超載的大貨車為何能一路綠燈,順利上橋? 三年前出臺的“921新政”堪稱史上最嚴限超令,為何仍然無法阻止悲劇發生?這背后的畸形運輸生態,值得拷問。

據新華社報道,事發時至少有6卷鋼質熱軋卷板散落在地上,每卷重28.535噸,若以此類推,該貨車載貨量已達171.21噸,根據無錫市交通運輸局2019年3月發布的車輛超限認定標準,六軸及六軸以上車輛,車貨總重超過55噸,認定為超限。
這種超載車在行業內被稱為“百噸王”,是路橋殺手,一旦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會理賠,承運風險也極大。既然如此,為何貨車司機還愿意鋌而走險呢?
“不超載,就虧錢?!边@句在物流圈內廣為流傳的話,似乎道出了真相。一位蘇南地區的貨運老板章遠(化名)介紹,按照正常流程,貨主有一批貨物,會找當地運輸公司報價,企業以競標的最低價拿到訂單,從A地到B地,按照重量計算運價是公路貨運的主流計價方式。這就意味著,一輛貨車單輛車上運輸的東西越重,拿到的運價越高,賺得越多。
卡車協會副會長余昌豪表示,事實上,卡車司機才是最恨超載的人,但面臨著禁超不力,運費又節節下降,司機又不得不陷入“恨超,卻不得不超的怪圈”。而怪圈背后的推手還有貨主。司機李峰介紹,如果拉30噸,每噸200元,合計6000元,如果拉100噸,每噸100元,有10000元。同樣一趟,減去其他成本,運費多了5000元,“你多賺錢了高興,老板少出錢了他也高興,他以后就喜歡找你拉貨”。
回到無錫事件本身,為了利潤最大化,管理松散的312國道成為了司機躲避超載檢查的最佳地段。據江蘇運輸部門的工作人員透露,由于治理超載僅強調路面執法,往往難以實現全覆蓋,事發地段附近監管人力有限,交警根本沒有設立專門查貨車超載超重的站點?!颁摼砭碓谝黄?,如果超載不好查,很小的鋼卷可能都有10噸左右,內部的厚度、密度,只能通過目測輪胎受重,或者過磅測量?!?/p>
即便有檢查關卡,司機也會找飯點和堵車的時候運貨,巧妙避開,因為按照管理,那時交警一般不會查車。當然,在司機李峰看來,司機嚴重超載還能把車開出來,背后也絕不只是僥幸?!昂艽罂赡芫褪谴螯c好了關系,不打點,兩公里都開不出去?!?h3>板子不該打在司機身上
事實上,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沉重的超載》,曾對“超載”問題做過調查。在調查中,兩臺前往山東菏澤的貨車,凈載貨量分別達到了103噸、105噸。但在帶車人的幫助下,順利過關,并無處罰?!叭珖鞯囟加袔к圏S牛電話,只要掏錢,無論超載多少,都能安全過關,如果經常跑,還可以辦理月票,只需2000多塊,交通、交警全包?!?/p>
可見,超限、超載是一個全國性的現象,從司機、老板、貨主再到交警、政策、法律,每個環節都必須盡職盡責。2004年5月1日,國家層面著手開始“治超”,從五部委聯合發展到九部委聯合,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2016年8月,交通運輸部發布《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嚴格限制貨車重量最高不能超過49噸,當年9月21日展開全國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業內俗稱“921大治超”。3年后,無錫這起嚴重超載壓垮橋梁的事故,再次揭開了道路治超困局。
“中國卡車司機維權第一人”王金伍認為,15年來,治超不徹底的原因有其特殊性。目前對于超載還缺乏全國范圍的統一標準,超限超載標準從2004年聯合治超就已明確規定,但交通安全法和公路法沒有修改,此后的15年間,交警按行駛證標準認定超載;交通按車軸認定超載;收費站按車型收費;運管按營運證噸位罰款;“很多地方執法部門仍然按照各自的法律認定,存在治超對誰有利便執行,沒有利便不執行,各自為政的問題”。
其次是法律問題,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教授張柱庭表示,目前深層次的立法問題尚未解決,超載車輛只要不出事故,就無法定罪。目前法律依據是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據情節輕重,對貨車駕駛人違規超載處以200元到2000元罰款。但罰款相對超載帶來的經濟利益,并不足以形成威懾。2018年2月,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曾因拒絕履行一起公路行政處罰,遭遇頂格強制執行,涉及金額3萬元。
時間僅過去一年半,悲劇再次發生。更諷刺的是,在此期間,無錫相關部門曾多次強調“治超”,甚至發生事故的錫山區,還曾獲得過“2018年度全市公路治超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事發后近一個月,從江蘇到全國,多地又推出劍指“百噸王”的整治行動,這是及時的補救,更是反思與警醒,但治理之道不能僅依賴于事后反省。這原本可以避免的一場事故,如果跳出利潤的怪圈,如果制度安排上更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但是沒有如果……
5歲遇難女孩的舅舅大華寫的悼文中,令人心碎:“生命的重量,比我們的想象重的多,比超載車輛重的多,比坍塌的大橋重得多?!倍纬?,我們還要以多少次悲劇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