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出自《戰國策·秦策五》)
譯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百里行程中,已經走了九十里,也只能看作走了一半。
品讀
九十里不是百里中的大部分嗎?為啥只能看作一半呢?
這是因為不堅持走到底,就不能算作勝利。古人說:“掘井九仞(一仞等于八尺)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挖井再深,不見出水,還是一眼廢棄的枯井。古人又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竹筐)。”要壘一座土山,哪怕只差最后一筐土,也不能算作完成。能否堅持到最后一步,就成了成功或失敗的分界線。愛迪生是大發明家。他和許多科學家在發明電話的過程中,因為屢屢失敗而放棄了,其實他們已經走了九十里。貝爾只不過是在物理實驗中把一個旋鈕多旋了幾圈,卻因為走完了最后的十里,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就這樣誕生了。
長跑比賽最難的路程不在開頭,往往是最后的沖刺;足球能否攻進一球,要看“臨門一腳”:獲勝者總是那些堅持到底的人。很多人在從事一項創造時,開始的時候激情滿懷,勁頭十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遇到挫折,感到困倦,就消沉了;或者自以為勝利在望,熱情消退,就松懈了,都令人十分惋惜。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說:“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這一步當然是最后那一步。這句話也教育我們,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愈要堅持到底。
(本版由王昌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