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兵



【摘 ?要】 高三物理復習前需要大量知識回顧和各種概念的辨析、物體規律的知識重構。對于不同的學生由于知識的遺忘程度不同、掌握的程度不同,如果每位同學在統一尺度下利用課堂再回顧舊知識,已經掌握的學生無內容可聽,課堂也顯得龐雜、沒有多少思維容量,老師對課堂的掌控難度較大。本文從改變物理條件進行變式教學、改變物理過程進行變式教學兩方面入手,探討了如何利用變式教學進行高三物理高效預習的方法。
【關鍵詞】 高中物理 ?變式教學 ?方法
一、改變物理條件進行變式教學
[例]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由三節干電池串聯組成的電池組(電動勢約4.5 V,內電阻約1 Ω)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除待測電池組、電鍵、導線外,還有下列器材供選用:A.電流表:量程0.6 A,內電阻約1 Ω;B.電流表:量程3 A,內電阻約0.2 Ω;C.電壓表:量程3 V,內電阻約30 kΩ;D.電壓表:量程6 V,內電阻約60 kΩ;E.滑動變阻器:0~1 000 Ω,額定電流0.5 A;F.滑動變阻器:0~20 Ω,額定電流2 A
思考1:為了完成測量任務,按照控制變量法的規則,應該保持測量量電動勢和電源內阻基本不變,而影響電源電動勢和內阻注意是電源內部材料結構,長時間或過多消耗電能會改變電源材料結構,從而造成電動勢和內阻變化,因此為了使測量結果盡量準確,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電壓表應選用________。
思考2:如果電源內阻過小或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電阻過大,電壓表示數接近電動勢,此時移動滑動變阻器,電壓表示數幾乎不變化。因此,電源內阻與滑動變阻器在數量級上要相匹配。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
思考3:實驗時發現電流表壞了,于是不再使用電流表,剩余儀器中僅用電阻箱替換掉滑動變阻器,重新連接電路,仍能完成實驗.實驗中讀出幾組電阻箱的阻值R和對應電壓表的示數U.用圖象法處理采集到的數據,為在直角坐標系中得到的函數圖象是一條直線,則可以________為縱坐標,以________為橫坐標.
二、改變物理過程進行變式教學
[變式1]:如果手中沒有電壓表,只有電流表,其它元件可以任意選擇,請你設計出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方法。
例: 圖(a)是利用兩個A1和A2測量干電池電動勢E和內阻r的電路原理圖,圖中S為開關,R為滑動變阻器,固定電阻R1和電流表A1內阻之和為10000Ω.(比電池內阻r和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都大得多),A2為理想電流表.
(1) 按電路原理圖(a)連接圖(b)中實物圖.
(2) 在閉合開關S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動至________(填“a端”“中央”或“b端”).
(3) 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讀出電流表A1和A2的示數I1和I2,多次改變滑片P的位置,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在圖(c)所示的坐標紙上以I1為縱坐標、I2為橫坐標畫出所對應的I1-I2圖線.
(4) 由(3)中所得圖線可求出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_V,內阻r=________Ω.(保留兩位小數)
I1/mA 0.120 0.125 0.130 0.135 0.140 0.145
I2/mA 480 400 320 232 140 68
[變式2]:如果手中沒有電流表,只有電壓表,其它元件可以任意選擇,請你設計出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方法。
例:某同學為了測量某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已知定值電阻R0=20Ω,電壓表V2的內阻很大,可視為理想電壓表.
[變式3]:能不能直接用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動勢?
通過增、減或改變部分已知條件,讓學生重新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對解決問題的原有方法產生疑問(質疑),把問題的難點進行分解(析疑),學生會重新思索如何解決新問題,問題就很快得到解決,也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