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摘 要】 特殊兒童的教育直接關系到特殊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特殊兒童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關系到國家的繁榮復興,因此,要多渠道增加特殊兒童接受教育的機會,加強特殊學校和專業特殊教育教師的發展,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等,對待特殊兒童要以愛相融,共贏成長。本文分析了我國特殊兒童教育的狀況,探究了做好特殊兒童教育工作的策略,旨在促進我國特殊兒童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特殊兒童 ?教育 ?教育模式
我國目前有大量特殊兒童的存在,這給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對整個民族的健康繁衍造成影響,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新時期,在我國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之下,更需要關注社會當中的弱勢群體,尤其是最為弱勢的特殊兒童。由于兒童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大,能很好地開發兒童的智力和語言,因此一定要重視特殊兒童的早期教育。盡量縮小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的巨大差距,讓他們盡可能地能夠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領,加強對特殊兒童教育質量的不斷改善,這對特殊兒童本身和其家庭有著巨大的意義。
一、我國特殊兒童教育的狀況
特殊兒童對家庭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當前特殊兒童面臨著長期救治無效的狀況,這給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康復費用比較高,讓家庭疲憊不堪甚至負債累累。很多家庭因為特殊兒童的關系,母親會留在家中照顧孩子,不能工作,會使家庭的負擔更重,而且面對孩子的狀況再加上長期與社會脫節也會使母親的精神極度壓抑,面臨著崩潰的邊緣。一部分特殊兒童被長期關在家中,基本處于和社會隔絕的狀態,這會使孩子的病情變得越發嚴重;還有一些孩子能夠進入到普通學校學習,但是學習狀況堪憂,對智能狀況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還有少數能夠進入到特殊學校進行學習。我國當前特殊教育機構還是非常少,遠遠不能滿足特殊教育服務的需要,并且地區發展極為不平衡,發達地區已經實現了特殊教育的現代化,但是貧困地區對于特殊兒童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特殊兒童的師資力量讓人堪憂,嚴重缺乏高素質專業的特殊教育人員,再加上管理思想觀念和管理方式落后,基礎建設跟不上,使特殊教育整體質量和水平比較低。
二、做好特殊兒童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多渠道增加特殊兒童接受教育的機會
對于特殊兒童的教育關系到千萬特殊兒童家庭的切身利益,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國家要多渠道增加特殊兒童的教育機會,盡可能讓特殊兒童能夠接受免費的、適合的義務教育。社會各種學校要為特殊兒童提供教育和相關的服務,要取消各種限制條件,增加特殊兒童上學的機會。在特殊學校不能滿足特殊兒童教育機會時,要加大一些學校的隨班就讀。尤其對于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對一些能夠上學的殘疾兒童來說隨班就讀是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于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需要教師用愛心來給予幫助和指導,還可以借鑒因地制宜來進行教育的經驗,為那些要進入普通學校的特殊兒童進行特殊教育服務,教育部門選派出專業特殊教育的教師來幫助這些特殊兒童進行教學和康復訓練,以便這些特殊兒童能夠更好地適應普通學校,之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再實時安排他們進入普通學校學習。對于特殊兒童教育服務的范圍應該進行擴大,除了聾啞殘疾兒童外,還要把肢體殘疾、視力殘疾、多重殘疾的幼兒都加入到特殊的教育當中,盡最大可能地讓越來越多的特殊兒童能夠接受到教育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有更強適應這個社會的能力,促進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
(二)加強特殊學校和專業特殊教育教師的發展
特殊教育學校對于特殊兒童來說意義重大,因此要加大對特殊教學學校的管理,提倡特殊教育學校進行開放式辦學管理,盡可能地挖掘社會資源,調動社會上的各方力量,來促進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學校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特殊兒童能夠在愛與希望當中健康成長,提高特殊學校的管理效能。對于特殊學校的管理重點要加強教師的管理,讓教師能夠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進行綜合量化的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教師的終身發展。學校要加強有效教師評價制度的建立,盡可能地促進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的不斷提高,為教師的專業性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促進高素質專業特殊教育人員的發展。
(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特殊兒童的教育方式需要特殊學校在教育過程中不斷豐富、不斷優化,促使教育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合適特殊兒童的身心發展。特殊兒童教學的內容要簡單,容易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節奏放得緩慢,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調動特殊兒童的多種感官,培養特殊兒童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特殊教育教師要開拓創新教學方式,讓特殊兒童能夠掌握到更多的知識,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提高運用能力。比如,可以利用音樂來進行特殊兒童的教育,音樂有著其自身獨特的魅力,不僅能夠感染人的情感,還能踧踖特殊兒童的神經中樞系統,能夠緩解特殊兒童的身心壓力。
音樂教學方法能夠幫助特殊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對于特殊兒童智力的開發有積極的作用,還能激發特殊兒童對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當中合理運用音樂能夠為特殊兒童創設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讓特殊兒童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學習當中。音樂對于治療特殊兒童的不良情緒有一定的調節作用。還有把美術療法運用到特殊兒童的教育當中,讓這些特殊兒童通過繪畫來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透過美術作品能夠直觀地呈現出特殊兒童對周圍事物的認知情況,教師要鼓勵和引導他們積極地進行繪畫創作。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讓他們學會分析繪畫作品,學會欣賞繪畫作品,盡可能讓他們從繪畫的作品當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美術課程對于特殊兒童來說是一個減壓的過程,讓他們沒有思想負擔,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進行動手創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抒發自己的情感。在美術教育運用過程中要以心理疏導為主,不僅傳授給他們美術技能,更要加強對他們的心理教育,促進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
結束語:
特殊教育反映了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文明程度,需要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參與的教育形式,讓越來越多的特殊兒童能夠接受到教育的機會,促使他們的潛能能夠得到發展,知識和技能能夠得到提高,具備適應社會生存的能力。這是特殊兒童的需要,是特殊兒童家庭的需要,是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國家實現民族復興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田美.淺談特殊兒童教育之多動癥兒童[J].新作文:教研,2018(5):260-260.
[2] 汪培培.淺談特殊兒童教育診斷與評估在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9(1):5-5.
[3] 陳麗琴.有“愛”方能無礙:構建特殊兒童教育的支持系統[J].綏化學院學報,2019,39(4):142-144.
[4] 劉馨.西藏自治區特殊兒童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旬刊,2018(3):114-115.
[5] 馬秀蕓.淺談教師如何搞好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隨班就讀工作[J].讀書文摘(中),2018(6):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