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琪,呂楠楠
(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 鄭州450046)
兒童變應性鼻炎臨床癥狀主要為突然和反復發作的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等,可常年發病,也可呈季節性發作。有研究顯示,中國兒童變應性鼻炎發病率為15.79%[1-2]。本文從變應性鼻炎患兒體質特點出發,淺析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調理桂枝體質變應性鼻炎患兒的經驗,以饗同道。
兒童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飲食不節,常傷及脾胃,易造成抵抗力差,體虛易感。根據中醫辨證論治思想,該病發病與體質密切相關,其臨床表現符合“桂枝體質”的特點。“桂枝體質”是指平常容易出現桂枝湯主治的癥狀、體征,適合桂枝湯類方的一種體質類型,是黃煌教授在基于方證、藥證思路的體質研究基礎上結合患者外觀特征和好發癥狀而提出的[3]。筆者結合桂枝湯主證和變應性鼻炎患兒的癥狀特點,總結桂枝體質變應性鼻炎患兒癥狀特點,即平素體質偏弱,體型中等略瘦,不耐寒熱,較正常同齡人容易出汗,入睡時汗出明顯,睡眠不安,對風、冷、花粉等容易過敏,容易感冒鼻塞流涕,食欲不佳,腹痛,舌質淡嫩,脈偏浮。筆者臨床采用桂枝加龍骨牡蠣加減治療該病,取得了較好效果。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出自《金匱要略》,由桂枝湯加龍骨、牡蠣組成,常用于治療營衛失和、陰陽失調之病證,如多汗、男子失精、女子夢交、心悸失眠、小兒夜臥不安等[4-7],但在治療兒童過敏性鼻炎及調理體質方面報道較少。筆者運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兒童變應性鼻炎,調理桂枝體質獲效良好。變應性鼻炎患兒多表現為晨起噴嚏發作和入睡時汗出,桂枝湯可調和營衛以固表,內證得之則交通陰陽而守中[8]。龍骨性平,味澀能斂,《神農本草經》謂其能“養精神,定魂魄,安五臟”,可治心腹煩滿、汗出、夜臥不安等癥。牡蠣味咸,性微寒,收澀固脫,《注解傷寒論》謂其“澀可去脫,龍骨、牡蠣之澀,以收斂浮越之正氣”,可調和營衛、益陰斂汗、潛鎮安神等[9-10]。若大便干,加炒瓜蔞子;鼻塞重,加辛夷、白芷;涕多加石榴皮、訶子肉。辨證處方,桂枝解肌發表,通達經脈;芍藥益營斂汗,緩急止痛;生姜、大棗配伍助桂枝、白芍調和營衛,補脾益胃,治療食少、納呆、腹脹;炙甘草益氣,既助桂枝、白芍益營和衛,還可調和諸藥;龍骨、牡蠣生用鎮靜安神,煅用收斂固澀、斂陰止汗,可改善兒童多汗及睡眠不安的癥狀;辛夷、白芷宣通鼻竅;炒瓜蔞子內含豐富的油脂,具有潤肺化痰、潤腸通便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具有抗炎、抗過敏、鎮靜鎮痛、解痙、止咳平喘、調節中樞及自主神經功能,改善消化及循環系統功能的作用[11-12]。故運用該方加減治療兒童變應性鼻炎,可調理患兒桂枝體質,緩解臨床癥狀,減少兒童變應性鼻炎的發作。
案例1.患兒,男,5歲,2018年2月2日初診。家長代訴: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2周。現病史:患兒2周前晨起遇冷后出現鼻癢、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不伴咳嗽、頭暈、頭痛、周身不適等癥狀,口服抗感冒藥治療無效。刻下癥:鼻癢,偶有噴嚏,鼻塞遇冷后加重,流清涕,入睡時汗出較多,睡眠不安,食欲不振,偏食,體型偏瘦,易食積,腹痛,大便干,小便可。既往體質較差,動輒汗出,飲食不調,有過敏性紫癜、肉奶蛋過敏史。查體:鼻黏膜淡白,鼻腔內可見大量清稀分泌物,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西醫診斷:變應性鼻炎。中醫診斷:鼻鼽,證屬肺脾氣虛。體質類型:桂枝體質。方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方藥組成:桂枝6 g,白芍6 g,炙甘草6 g,生姜5 g,厚樸6 g,煅龍骨6 g(先煎),煅牡蠣6 g(先煎),龍骨6 g(先煎),牡蠣6 g(先煎),大棗15 g,炒瓜蔞子10 g,蜜桑白皮10 g。6劑,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2018年2月9日二診。患兒鼻癢、鼻塞、流清涕稍好轉,大便干較前改善,腹痛減輕,食欲較前好轉,舌質紅,苔薄,脈浮數。效不更方,繼服12劑。2018年2月23日三診。患兒服藥后鼻部癥狀進一步減輕,自訴就診前1日食雜食多后出現食積、腹痛加重,大便正常,故在上方基礎上去炒瓜蔞子,囑其合理飲食,繼服6劑。2018年3月3日四診。患兒夜間不慎受涼,凌晨(3:00—5:00)鼻塞嚴重,眠差,食桂圓后腹脹,便干減輕,汗出較前明顯減輕。在上方基礎上加辛夷、白芷各6 g以宣通鼻竅,繼服6劑,后隨訪1個月未述明顯不適。
按語:本案患兒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2周,結合病史及專科檢查,診斷為變應性鼻炎,體質類型為桂枝體質。病機為小兒形氣未充,腠理不密。桂枝解肌發表,通達經脈;芍藥益營斂汗;生姜、大棗以助藥力,平調陰陽,補脾益胃;炙甘草益氣,助桂枝、芍藥補衛益營,調和諸藥;炒瓜蔞子潤腸通便;龍骨、牡蠣鎮靜安神,煅用收斂固澀;辛夷、白芷宣通鼻竅。全方共奏平衡陰陽、調和營衛、健脾和胃之功。
案例2.患兒,男,2歲,2018年3月2日初診。家長代訴:反復發作鼻癢、噴嚏、鼻塞、流清涕20 d。現病史:20 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鼻癢、噴嚏、鼻塞、流清涕,晨起明顯,伴咳嗽、喉中有痰,不伴頭痛、周身不適等癥,1周前服中藥,效不明顯。刻下癥:鼻塞,噴嚏頻打,每次2~3個,流清涕,咳嗽,喉中有痰,夜間入睡汗出多,睡眠不安,大便干,小便可,飲食尚可。查體見:體型偏瘦,眶下黑,雙側下鼻甲水腫,鼻黏膜稍淡白,鼻腔內可見大量清稀分泌物,舌質淡紅,苔薄白,指紋浮淺。西醫診斷:變應性鼻炎。中醫診斷:鼻鼽,證屬肺氣虛寒。方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體質類型:桂枝體質。方藥組成:桂枝5 g,白芍5 g,炙甘草6 g,生姜5 g,煅龍骨10 g(先煎),煅牡蠣10 g(先煎),大棗10 g,炒瓜蔞子10 g,蜜桑白皮5 g,肉桂5 g,地龍5 g,石榴皮5 g,訶子肉5 g。6劑,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2018年3月9日二診。患兒鼻塞、噴嚏好轉,流清涕較前改善明顯,仍感喉中有痰、咳嗽,夜間汗出明顯減輕,睡眠好轉,大便干較前稍改善。上方去石榴皮、訶子肉,服用12劑。后隨訪2個月,療效良好,家長未述患兒有明顯不適。
按語:本案患兒以鼻癢、噴嚏、鼻塞、流清涕20 d為主訴就診。根據病史及體征可診斷為變應性鼻炎,根據其外觀特征和癥狀判定為桂枝體質。治宜從調理體質入手,方擬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方中桂枝湯調陰陽,和營衛,加煅龍骨、煅牡蠣斂汗潛陽,石榴皮、訶子肉等斂肺止涕。全方共奏和陰陽、調營衛、健脾胃之功。二診時鼻流清涕癥狀明顯好轉,方去石榴皮、訶子肉等收斂之藥,繼服12劑。后隨訪2個月,汗出基本接近正常兒童,睡眠飲食正常,體質漸漸強壯,疾病未再復發。
兒童變應性鼻炎與體質有關,臨床發現變應性鼻炎患兒符合“桂枝體質”特點。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可治療該病,并調理桂枝體質,改變患兒汗出、納差、睡眠不安的體質狀態。一般在服藥1周后,患兒鼻部癥狀、大便干、腹痛改善,約2周食欲改善,1個月左右多汗癥狀改善。從體質角度辨識兒童變應性鼻炎,有利于掌握該病的病機,可以更好地指導其治療,還可提前用藥預防該病發生,并指導預后。將“未病先防”“已病防變”貫穿于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桂枝體質變應性鼻炎的整個過程,可進一步擴大其臨床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