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岳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萌水鎮中心衛生院,山東 淄博255318)
小便頻數指小便次數明顯增加,甚則每日達數十次的一種癥狀,又稱尿頻[1]。《素問·奇病論》云:“病有癃者,一日數十溲。”《金匱要略》稱尿頻為“小便數”,《金匱要略》稱之為“溲數”。該病屬中醫“癃閉”“淋證”“消渴”等范疇,病因多為膀胱濕熱、腎陰虛、腎氣不固、脾肺氣虛,病機多為氣化失常、氣失固攝,治療以清利濕熱、補腎固攝、健脾益氣為主。現代醫學多以尿道綜合征、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治之。筆者應用少陽樞機理論,選用柴胡類方治療該病,獲得良效,現介紹如下。
患兒,男,5歲,2018年5月21日初診。患兒家長代訴:尿頻、夜間尿床5個月。患兒于5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日間尿頻,每十幾分鐘小便1次,小便無疼痛,伴夜間尿床2~3次。曾在外院檢查治療,效果不顯。刻下癥:尿頻,伴大便干,易出汗,入睡困難,口氣重,舌尖紅,苔根白厚,脈弦。中醫診斷:尿頻,證屬少陽樞機不利,濕濁郁熱滯中。治以調少陽樞機,清郁化熱。方選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藥物組成:柴胡12 g,桂枝6 g,干姜6 g,黃芩片10 g,牡蠣30 g(先煎),天花粉10 g,龍骨30 g(先煎),炒雞內金10 g,麩炒山藥20 g,白術10 g,炙甘草6 g。6劑每日1劑,早晚各1次。2019年6月1日隨訪未再復發。
按語:患兒日間尿頻,夜間尿床,睡臥不安,大便干,口臭,舌尖紅,苔根白厚,脈弦,考慮為少陽樞機不利,開闔失司,相火內郁,濕濁滯中,而致諸癥。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湯調少陽樞機,清郁熱,加山藥、白術、雞內金益脾胃、祛濕濁,加龍骨定神志。故服之諸癥皆消,未再發。
患者,男,47歲,2019年2月2日初診。主訴:夜間尿頻16余年。患者2003年1月初因高熱,在山東省某醫院診斷為“結核性腦炎”,治療近2個月而愈。由于導尿管長期置留,出院后出現夜間尿頻,曾反復到多家醫院檢查,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結石、膀胱炎治療,中西藥治療效果不佳,醫院建議患者手術治療,患者畏懼手術而來診。刻下癥:夜間約30 min小便1次,量少,尿意頻,仰臥重,側臥輕,有尿不凈感覺,小腹脹。日間小便尚可,約2 h行1次,陰天加重,飲水多尿量多,腰部自覺熱,下肢酸軟,自汗,耳鳴,日間周身困重,煩悶,陽痿,納可,眠差,大便黏滯不暢,舌紅苔黃膩脈,脈弦滑數,重按無力。西醫診斷: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結石,膀胱炎。中醫診斷:尿頻,證屬少陽樞機不利,濕熱阻滯三焦。治以調少陽樞機,清利濕熱。方選大柴胡湯合三金湯加減治療。方藥組成:柴胡18 g,清半夏12 g,黃芩片10 g,白芍10 g,麩炒枳實12 g,大黃3 g,石韋20 g,海金沙30 g,炒雞內金15 g,金錢草45 g,皂角刺12 g,滑石10 g(先煎),瞿麥20 g,甘草片3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2019年2月14日復診:患者尿頻明顯減輕,日間3~4 h行1次,夜間2 h行1次,尿通暢,腹脹、耳鳴消失,身重減輕,仍自汗,膝軟,舌紅苔白膩,脈沉弦。上方繼服14劑。服藥后復查前列腺結石消失,腺體變小。隨訪未再尿頻,諸癥消失,性功能改善。
按語:大柴胡湯調少陽樞機,清濕熱,使膀胱開闔有度。方中海金沙、金錢草、石韋、瞿麥、滑石清利濕熱,利熱通淋;雞內金化石,治療前列腺結石;皂角刺開通水道,助結石排出。全方彰顯“通因通用”,而無固澀止遺之劑。患者服后樞機利,開闔復,濕熱得清,而諸癥消失。
少陽樞機首見于《素問·陰陽離合論》,其言:“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陽之中少陽具有轉樞、宣通、升發、通調的作用,故稱之為“樞”。少陽之“樞”一則可以轉樞邪氣,將陽明之邪或少陽之邪轉輸到太陽而解;二則可以調暢氣機,使升降歸于暢達;三則可以疏調水道,使三焦通利,水液代謝順暢。若少陽樞機不利,轉樞功能失常,氣機不利,水道不調,氣機因郁而滯,久而致結,或水停為患[2]。小便為水液代謝產物,小便的產生與排泄,均為機體陰陽氣化及升降出入的結果,少陽樞機不利,開闔失司均可導致尿頻。尿頻表現又如同少陽證寒熱往來癥,皆為少陽樞機病變。
尿頻是臨床常見癥狀,如按常規思路治療效果不佳,可根據少陽樞機理論選擇柴胡類方,以調節少陽樞機,如偏于太陰可選擇柴胡桂枝干姜湯,偏于陽明可選大柴胡湯,在此基礎上根據兼癥的不同,適當加減中藥。如驗案1患兒,少陽兼太陰濕濁,以柴胡桂枝干姜湯調少陽樞機兼顧太陰,加山藥、白術、雞內金益脾胃、祛濕濁,龍骨定神志,全方未大量使用固精縮尿之藥,服藥后患兒病愈。驗案2患者少陽兼見陽明,以大柴胡湯調少陽樞機、清濕熱,使開闔有度,再加三金湯加減以清熱通淋排石,全方“通因通用”治療尿頻,盡管病程長達16年,終獲痊愈。以上病例皆從少陽樞機論治,用柴胡類方治之而獲良效,不失為尿頻的治療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