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殿明
(吉林工程職業學院,吉林 四平136001)
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具有鮮明的先進性、時效性的特點,具有典型的應用特征,它不僅是工程教育認證的核心理念,更是接軌國際的教育理論。因此,研究成果導向教育,深入探析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對我國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具有深遠的影響,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
先研究成果導向教育基本理論,梳理經過調研汽車行業不同工作崗位技能要點和要求,確定最終學習成果,分解最終學習成果,形成階段學習成果、課程學習成果和課堂學習成果,再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課程內容設計、課程結構設計,形成專業課程體系,制定專業教學培養方案和教學規劃,配套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制定考核評價標準和考核辦法等細則,形成系統完備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
以成果導向教育法是在確定最終學習成果及學生所應具備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反向課程體系設計。汽車工程學院依據 Three-Circle成果模式確定了學生12個最終學習成果,通過對這些學習成果的分析與綜合,本課題組對新能源汽車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反向課程設計”,精簡、梳理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整合課程資源,所形成的課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課程體系設計,課程體系建設進行實質性改變,形成新的專業教學體系結構框架。
通過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根據崗位技能需求制定的最終學習成果,對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反向設計”,對接新能源汽車不同行業崗位技能,作為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果,將分解到的課程學習成果作為課程學習目標,依據課程學習目標,進行篩選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確立開設課程,建立課程之間的有效銜接,整合課程資源。同時將通識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學全過程,專業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互相支撐、相互滲透、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較強的發展潛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形成面向職場能力完備的課程體系。
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始終圍繞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范式由“內容為本”向“學生為本”的根本轉變。
(1)在教學目標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目標明確地指向學生最終的學習結果,強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三維教學目標,突出能力為主的教育。始終圍繞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來組織和開展教學,以明確的綜合能力的掌握為目標反向設計教學過程,最終促成學習成果的達成。
(2)在教學內容上,注重選擇性和指向性。教師根據不同學生學習情況的差異性,任課教師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打破傳統教學單一性劣勢。學生可以根據其學習能力和現有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選取適合自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這樣的因材施教模式,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揮。
(3)在教學過程上,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怎么學”,這需要融入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當中,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把“應該學習什么、怎么學”的主觀學習能動性提高,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變為現在的主動“創造”,使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最終使學生能力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和培養。
(4)在教學評價上,注重多元化和綜合化。由于教學過程的多樣化,每種教學都需要有與其相對應的評價體系,所以教學評價體系必須注重多元化和綜合性,且評價重點考核是學生的“能力指標”,單一傳統教學的統一測評等方式將被多元化評價體系所替代,形成多元化的綜合性評價,確保學生達成預期學習目標,這有利于更多的學生能夠掌握走向“成功”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