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延邊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采編中心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當前時代,新聞媒體及廣播電視臺也跟隨著科技的步伐在不斷探索新的發展路徑。近年來新媒體異軍突起在一定程度上搶占了傳統媒體的受眾和流量,為避免傳統媒體就此消沉,國家提出了媒體融合的新型發展思路,旨在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新聞生產制作的各方面、多角度進行融合,推動傳統媒體的轉型和新媒體的優化升級,融媒體時代就此到來。作為新聞制作中較為關鍵的一環,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者在融媒體新時代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實現良好工作轉型至關重要。
依托信息技術支持的新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信息也隨之呈爆炸式增長,信息更新速度也十分迅速。現在的受眾獲取新聞信息大多是通過微信、微博、客戶端和各類新聞門戶網站,其互聯網搜索引擎會為用戶提供海量信息以供受眾選擇。而兩微一端的最大特點就是搜索方便、更新迅速,并可以做到對新聞事件的即刻上傳報道和實時報道。而這種海量的新聞信息會使新聞編輯在選擇新聞信息進行編寫報道時難以即時判斷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新媒體為新聞發布降低了門檻使得新聞來源難以確定。信息的海量增長和復雜程度都會給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編輯帶來新挑戰,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不能一味地追求時效性,而應回歸新聞的最基本要求即真實原則。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新聞從采集到分發都有了全新的進步與改變,新聞編輯工作的內涵與形式也隨之得到了擴展。新聞編輯工作已打破舊有模式,不再僅僅局限于對于新聞信息的整理和排編,還包括對新聞來源的核實、新聞框架的設計和新聞生成后的分發工作。受眾快節奏的新聞獲取要求融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編輯具有綜合素質能力,集多功能于一身實現廣播電視臺新聞生產的高效率和一體化。
隨著媒體融合工作的持續推進,各新聞媒體部門都積極探索新媒體于傳統媒體融合的有效路徑。廣播電視臺作為國家重要的新聞媒體,更需要加快速度創新打造媒體融合方案。自媒體近年來蓬勃發展,其內容豐富、制作簡單等特點優勢明顯,其建立的依托網絡實現的在線傳播信息的模式,可以簡化受眾的新聞獲取方式,備受青睞。這就要求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具有媒體融合的敏銳性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建立互通聯系,借鑒自媒體新聞的制作過程優化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生產流程,豐富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框架和內容,整合各平臺的有效資源推動傳統新聞業的轉型升級。
融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要及時轉變思維,重新定義和詮釋自己的職能。媒體融合帶來的不僅僅是新聞信息形式上的融合,如圖文結合、視頻加持等表現形式,還體現在新聞媒體結構、技術和資金上的整合優化。新聞生產已逐漸向開放化、“平民化”轉變,用戶逐漸參與到新聞生產中來。這是新聞編輯應抓住廣播電視臺新聞傳播的強大優勢,真實性和權威性。新聞編輯要實現自身專業素養的升級,掌握相關技能做到集采、寫、編、發為一體,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在保證內容真實可靠的基礎上提升形式、表現等方面的創新性,以助推廣播電視臺可以鞏固舊受眾迎接新受眾,從而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
受眾是新聞媒體保持活力的重要保障,是廣播電視臺流量和注意力經濟的來源。隨著受眾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和自主能力不斷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更加密切關注受眾需求和喜歡的變化。新聞編輯要通過大數據分析或調研掌握融媒體時代下受眾對廣播電視臺提出的新要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廣播電視臺的新聞推送分發手段。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不斷拓寬新聞信息渠道來源,并向受眾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和精準推送服務,提高受眾的新聞獲取體驗,從而增加受眾粘性以提高廣播電視臺的市場競爭力。
媒體融合還為廣播電視臺的編輯體系設計提供了新思路,新聞編輯要不斷推動新型編輯體制的構建,激發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生產活力。例如人民日報推出的“中央廚房”新聞編輯模式,打造一個新聞信息碎片和新聞半成品的集合平臺,新聞編輯在集合平臺數據庫中隨時抽取所需的新聞資源進行二次加工即可得到完整的新聞報道,這種新型編輯方式不僅實現了新聞編輯工作者效率的提升,而且可以做到資源整合并使其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構建新型編輯體系不僅可以為廣播電視臺注入新活力,還可以持續主動推進媒體融合的前進。
媒體融合是新時代信息化和數字化對新聞媒體提出的新要求,其趨勢已不可逆轉。因此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應抓住轉型機會,發揮和提升自身效用從而更好地推動廣播電視媒體的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