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殿明 內蒙古興安廣播電視臺
電視節目的觀眾群體很多,涉及各個年齡階段,電視節目制作的難度相對比較高,為了提高電視編輯的水平,電視編輯中靈活運用美學技巧,以便制作出更符合觀眾欣賞水平的節目。電視節目制作中,編輯環節是非常重要的,電視編輯中學會運用美學技巧,更能加快電視節目的傳播速度,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電視編輯中主要從結構、形象、節奏三個方面中引入美學技巧,以此來實現電視編輯的美化效果。
電視節目的結構是指節目中各項要素的組織,讓各類要素之間產生必要的關聯[1]。電視中的新聞節目,其結構要素有新聞內部中的鏡頭與鏡頭結構、同新聞節目中兩個不同新聞的結構。電視新聞節目中包含的內容非常多,也非常復雜,注重新聞之間的結構連接,才能以優美的結構展示電視節目。電視節目中原始素材較多,拍攝者不同拍攝出的素材也不同,編輯時要把這些原始素材連接起來,構造出整體的電視節目,展示出電視節目的結構美。
電視節目結構美能夠展示豐富的畫面,這樣電視節目畫面能夠產生感染力,吸引觀眾群體。電視節目編輯時挖掘原始素材中的結構美,同一個節目中,不同視頻有著一定的結構聯系,把這些結構點找出來并連接起來,就能明顯的表達出電視節目的結構美。電視節目結構不合理就很容易引起節目畫面矛盾,甚至出現節目分割的問題,降低了電視節目的整體性。電視節目編輯時的結構美,一定要講究結構合理、層次合理,結構脈絡清除,電視節目中所有結構因素都要做到有機統一,安排好電視節目編輯時的整體與局部,確保結構合成以后要有結構美的效果。
電視編輯中,美學技巧包括形象美,目的是把電視節目的畫面做到最美。電視畫面是展示形象美的直接因素。電視節目編輯畫面時要做到形象美,把美學技巧發揮到最佳[2]。電視節目中的畫面是視聽同在的,也要保證時間、空間的一體,電視節目中的形象美,不僅是采用客觀的手法展示展示,還要展示出空間藝術,體現電視節目編輯中的形象美。
電視節目編輯時以新聞的實際節目為基礎,合理排列電視節目中的畫面,在優美的畫面中準確的反映電視節目[3]。電視節目編輯的過程中要做到畫面的合理排列,以便體現出電視節目的美學技巧,這樣觀眾在獲取電視節目信息時才能體會到編輯中的形象美。電視節目編輯的形象美中,畫面、蒙太奇剪輯是非常重要的,重點分析畫面的特點,為畫面增添語言,語言與畫面的合理編輯,體現出電視節目的形象美,這樣電視節目編輯后才能提高播出后的質量,保證電視節目的優質性,讓觀眾更加喜歡具有形象美的電視節目。
電視編輯美學技巧中的節奏美,是指讓電視節目編輯之后具有節奏規律,比如長短節奏、強弱節奏等。比如電視新聞節目編輯美學技巧中,為了實現節奏美,編輯時可以采用長短句的方法,這樣才能讓電視新聞節目錯落有致,表現出電視新聞節目的力量。
節奏美體現在電視節目編輯的多個環節,比如情節結構、語音結構等,電視節目和網絡節目、視頻節目有一定的差異,電視節目要做到有聲有色、圖文并茂,實現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的相互結合,實現電視節目節奏的和諧性。電視節目編輯時不同的內容對節奏有不同的要求,這就要求編輯人員能抓住節目的節奏要求,在此基礎上體現節奏美[4]。比如體育類的電視節目節奏要快,本身體育節目就處于激動的比賽中,編輯剪輯時就要保持快節奏,增加鏡頭轉換的次數,這樣才能體現體育節目的競技特征,人文類的電視節目的節奏就要緩慢,人文節目本身就是為了讓觀眾在輕松的狀態下感受各地的人文景觀、人文特點,編輯時要以緩慢的節奏,給觀眾舒適的畫面感,節目編輯時為了展示節奏美,可以采用動靜結合的方法,例如編輯草原景觀時,可以選用有羊群的畫面,編輯森林景觀時,可以選用有飛鳥的畫面,由此動靜結合更能體現人文節目的節奏美。
電視編輯時要注重美學技巧的應用,本文中從結構美、形象美以及節奏美三個方面探討了美學技巧的應用,提高電視節目的美化效果,為觀眾呈現有美感的電視節目。電視編輯時合理運用美學技巧,體現電視節目的美感,利用優美的畫面展示出電視節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