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并強調要將其他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打造協同育人的教育體系。在這樣背景下,各大高校充分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對教育進行全面改革。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將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就能對大學生的能力提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由于高校英語非常重要,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呈現出相應的變化,因此,教師要進一步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才能使學生掌握與時俱進的知識和技能。然而,部分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依然將語言知識的傳授放在首位,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重視學生成績的提升,卻沒有充分發揮出英語的育人作用。教師不能將英語學科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無法保證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導致立德樹人的育人觀念無法得到進一步實施。
高校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將其滲透到各個專業教學之中。然而,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確定沒有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理念。教師會向學生傳授英語語法知識等內容,并未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英語有機結合。教師既要加強對學生語言知識的傳授,又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傳統的英語教育已經呈現出落后的發展局面,要使學生接受相應的德育教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大部分學生會更加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卻并沒有考慮到自身價值觀是否完善。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期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英語技能,但卻不能確保知識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在課程思政理念下,要保證學生接受到系統的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使學生能夠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問題相結合,否則就會影響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難以保證學生成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所需人才。
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英語教學所面臨的變化。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既要保證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完成育人任務。教師要成為先進的思想文化傳播者,了解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提高自身思想覺悟,充分做到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由于英語教學內容比較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若教師不能及時轉變傳統的思想,就會導致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教師要積極學習思政教育知識,確保教育更加與時俱進。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重視言傳身教,成為學生的表率。學生要認真學習教師的優秀品質,跟隨教師的步伐開展學習,才能樹立正確的三觀。
為了更好的實施課程思政理念,教師要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確保思政理念得到全面滲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要將英語教學知識與思政內容有機結合,并融入到實踐之中。教師要積極挖掘英語教學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巧妙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心設計課程,仔細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學生對我國優秀的文化更加自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主題演講,融入愛國主義題材,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融入相應的文化內容,使學生能夠積極搜尋感興趣的文化資料,形成演講內容,在潛移默化之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復合型人才,正確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要深入挖掘英語教學中的思政元素,提出合適的問題,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比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比如,可組織每個小組的學生探討在生活中遇到不道德行為時應做出的反應,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提高學生探討的積極性,為每名學生創造發言的機會。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做出理性的評價,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
進行英語學習時,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為了確保課程思政獲得順利實施,教師要為學生打造完善的思政教學氛圍。當大學生置身于這樣的氛圍之中,就能夠將所學知識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要建立具有思政元素的校園文化,可使大學生隨時隨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既能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又能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需人才。
綜上所述,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的棟梁之才。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既要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扎實的語言技能,還要充分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對學生展開系統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將學生培養成復合型人才。要以立德育人為重要的任務,結合課程思政的要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價值觀教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學習更加積極主動。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充分配合教師的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要明確教育的目標,充分做到以學生為本,使思政教育理念得到潛移默化的滲透,就能實現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