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升 魯甸縣融媒體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隨之而來誕生了一批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興產業。各種新聞平臺和短視頻平臺迅速崛起并覆蓋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豐富,新興產業的帶動之下,人們對文化產業的需求已經不僅僅的拘束于傳統的讀書看報的形式,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對大眾傳媒的需求不斷的提升。對于身為人們了解外界的重要媒介媒體編輯而言,更要進行深刻思考,不斷創造出大眾喜愛的融媒體作品,真正造福于大眾。本文將主要圍繞在如今文化產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之下,談談媒體編輯如何打造融媒體產品。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要變得越來越高。現如今,大部分公務員及企事業員工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模式,使得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一些融媒體的作品。隨著人們對融媒體的關注也來越多,融媒體作品的數量更是不斷地快速增加,但同時,融媒體作品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很多媒體編輯片面追求作品數量的產出,而忽略了人們真正想要看到和了解到的作品形式。因此,在進行融媒體的作品創造時,首先要充分融合記者專長和產品創意,打造個性化的精品。對待不同的熱點問題,要選擇針對性強的記者來完成。一名記者只有真正對某一領域感興趣且基本了解,才能打造出深入人心的作品。其次,產品的創意也是很重要的。如今,網絡之上對待同一事件的報道數量繁多,作為一名媒體編輯,只有從千篇一律的報道之中挖掘到深層次的論題,并以此展開,才能創造出大眾真正想要看到的融媒體作品。大眾才能從中深入了解到事件背后的背景、原因、意義以及內容等等。所謂的個性化精品,就是指所發布的作品不僅僅需要自己獨到的立意和見解,更重要的是節目的內容要經過深入的思考和把握,不僅僅拘泥于表面的現象,要挖掘出背后的意義所在。
例如,在媒體編輯打造有關社會熱點融媒體作品的報道時,媒體編輯想要打造出入耳、入眼、入心的效果,就必須結合多種因素,共同完成融媒體作品的創造工作。如今,越來越多的融媒體作品逐漸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樂趣,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融媒體作品必然是經過媒體編輯深入思考和研究后才能產生的。而在完成一個精美的融媒體作品時,首先,媒體編輯要剖析社會熱點發生的原因和背景所在,找到切入點進行深入調查。隨后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相關人員進行有關采訪,在采訪中,要從多個角度對相關事件進行了解,避免信息簡單化和來源單一。最后,結合采訪的內容出稿后,可以轉化為文字的形式進行播報,也可以穿插適合的音樂,以短片或者漫畫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加受眾觀看時的親切感、認同感,使受眾對融媒體的作品更加容易接受。加深受眾對融媒體作品的好感。
當今社會,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力量已經不容忽視。網絡化的不斷發展使得如今網絡之中的各種有關融媒體的媒介平臺不斷興起。“抖音、快手、頭條”等軟件的普及應用,使得人們接觸文化產業的途徑不斷增加。同時,隨著各種軟件對發表作品審核的要求不斷的降低,人人都可以成為融媒體作品的創作者。在這種背景之下,媒體編輯想要真正打造出可以脫穎而出的融媒體作品,就必須要充分考慮目標受眾關注的重點與表達的訴求,增加同大眾的互動,以深互動的融媒體產品來達到這一目標。這主要包含兩個要素,其一,如何做到真正了解目標受眾的重點和訴求;其二,如何全面了解受眾想要看到、聽到的融媒體作品。
例如,不同的融媒體作品都有著不同的受眾群體,而想要了解其需求,首要的就是找出受眾群體所在。融媒體作品涉及多個領域,例如,社會熱點問題的受眾群體多以已經工作的中青年人為主,一些有關娛樂方面的報道,主要受眾更傾向于青少年群體。在找到這些群體之后,媒體編輯可以選定其中一些人,通過提問的方式找到每個人不同的建議和意見。除此之外,還可以設定有償的問卷調查的方式,讓更多的受眾群體參與到建議之中,從而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如今,網絡化的逐漸普及,使得人人都可以成為融媒體作品的創作者,而媒體編輯作為專業融媒體作品的創作人,必須緊緊的貼近生活、結合實際,找到人民大眾的需求,才能創造出真正的精品。
新媒體的盛行給傳媒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了一定的挑戰。作為傳媒行業的重要群體,媒體編輯只有真正把握住大眾的需求并進行深刻思考,才能創造出更多更好讓受眾易接受并喜歡的融媒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