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芬 王秀云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逆商”即“逆境智商”,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商業咨詢專家保羅.史托茨提出來的[1]。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本研究為提高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綜合能力和工作效能,通過探討江蘇幾所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的逆商研究,以期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為加強逆境教育提供依據。
采用隨機抽樣法,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共650名學生干部進行問卷調查。累計發放問卷650份,有效問卷616份,占總問卷的94.8%,其中男56名,女560名,年齡20-24周歲。
研究采用李炳全、陳燦銳[2]改編而來的“逆境商量表”。該量表共有30個情境60個條目,每個情境2道題目,其中20個為逆境,10個為順境。該量表主要分為4個維度,分別是控制、歸因、延伸、忍耐,每個維度10道題;由于逆境商在順境中無法體現,所以代表順境的20個題目不加入AQ的計分。量表采用1-5點計分,得分越高AQ越高。
數據結果采用SPSS19.0進行處理,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逆商的現狀如表1所示,低于常模數的為這一方面逆商偏低,大于常模數為逆商偏高,可以看出高職護生的學生干部逆商水平基本屬于大學生的常模范圍內。
表1 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逆商分布情況
1.性別和生源地差異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在逆商總分及各維度上的性別差異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生源地差異上也未呈現出顯著的差異。
2.是否獨生子女上的差異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高職護生中的學生干部在是否獨生子女上存在顯著的逆商總分差異(t=3.12,p<0.05)。在逆商各維度中,在控制這一維度上差異顯著(t=2.2,p<0.05),在其他維度(即內部和外部歸因、延伸、忍耐)上不存在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在逆商總分和控制這一維度上非獨生子女學生干部顯著高于獨生子女學生干部。
3.專業背景差異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高職護生中的學生干部在專業背景上存在顯著的逆商總分差異(t=2.02,p<0.05),即理科背景的學生干部要顯著高于文科背景的學生干部。在逆商各維度中,理科背景的學生干部在內部歸因這一維度上要顯著高于文科背景的學生干部(t=2.45,p<0.05),在其他維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4.年級差異
由表2可知,采用單變量方差分析發現,高職護生中的學生干部在逆商總分、外部歸因、延伸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p<0.05),并且隨著年級的增長其逆商水平不斷提高,在內部歸因、控制、忍耐上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
本研究探討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對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逆商的影響,其中學校情況包括老師表揚、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外部社會因素包括就業前景。由于本研究中這五類因素為等級變量,而逆商分值為連續變量,采用spearman相關進行分析,發現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的家庭情況(rR=0.228,p<0.05)、老師表揚(rR=0.313,p<0.05)、人際關系(rR=0.557,p<0.05)、學習壓力(rR=0.335,p<0.05)、就業前景(rR=0.333,p<0.05)與逆商存在顯著的相關,即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成為影響逆商的三大外部影響因素。
對這些因素進行進一步的描述性統計發現(如表3所示):家庭情況方面,開放式、朋友式的家庭氛圍的學生干部比家長專制式的逆商均值略高,數量也偏多。學校情況方面:老師表揚的學生干部比沒有老師表揚的逆商均值略高,數量也偏多;人際關系融洽的學生干部比不太融洽的逆商均值略高,數量也偏多;學生干部在學習壓力方面大多來源考試,均值最高,其次是就業,最后是同學競爭;就業前景樂觀的學生干部比不太樂的逆商均值略高。
表2 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逆商水平的總分及各因子的年級差異
表3 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逆商水平的外部影響因素各水平的數量及均值
本研究探討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的逆商狀況,發現從總體上看,高職護生中的學生干部逆商水平基本屬于大學生的常模范圍內,即屬于中等水平。這是因為本研究的被試是護理專業的大專生中的學生干部,學生干部作為其中的佼佼者,相對于本科生來說,其優勢還是不夠明顯的。而有研究發現本科的學生干部的逆商水平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或較高水平[3]。
另外,對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的逆商水平進行差異性分析,發現:(1)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干部在逆商總分及各維度上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這主要是與護理專業多為女性(616名被試,女性560名,男性56名)有關,造成不存在顯著差異。另外,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干部在逆商總分和各維度上都不存在顯著的生源地差異,這主要是因為新時代下中國的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干部在家庭條件上的差距很小,其逆商水平差異不顯著。(2)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干部在逆商總分和控制這一維度上非獨生子女學生干部顯著高于獨生子女學生干部。這主要是由于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造成的,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遇事不主動,很少換位思考,其挫折承受能力很弱。相反,在非獨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孩子多,父母的注意力不可能都放在一個孩子身上,在家庭中孩子既需要承擔部分家庭事務,又需要處理好與兄弟姐妹的關系,積極主動處理各種矛盾糾紛,鍛煉了其挫折承受能力。所以非獨生子女的逆商總分和控制這一維度都要高于獨生子女。而有研究[4]發現在是否是獨生子女上高職院校的大一學生在逆商總分上存在顯著的差異(與本研究一致),而該研究也發現在持續時間上存在差異顯著(與本研究有所不同)。(3)在逆商總分上,高職護生中理科背景的學生干部要顯著高于文科背景的學生干部。這主要是因為:理科背景的學生干部的思維模式較理性,而文科的學生干部的思維模式較感性,易受情緒干擾。另外,理科背景的學生干部在內部歸因這一維度上要顯著高于文科背景的學生。這是因為理科背景的學生干部在處理問題時善于從自身找原因,并進行進一步地改進,從而提升問題解決和處理挫折的能力,而文科背景的學生干部相對較弱。這與劉征文和李燕燕[5]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他們發現大學新生在逆商上的專業背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4)在逆商總分、外部歸因和延伸上,高職護生中的學生干部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且隨著年級的增長其逆商水平不斷提高。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干部隨著年級的增長其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工作經歷不斷增長,其心智水平不斷成熟,應對挫折更加游刃有余,如能自覺將失敗或逆境的原因歸咎于外部因素,減小其心理沖突,并能理性看待逆境,將其視為特定事件,主動處理,自覺降低其消極影響。劉婷婷等人的研究[3]與本研究的研究結果一致,即高校學生干部的逆商水平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
最后,本研究探討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逆商的外部影響因素,發現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老師表揚、人際關系、學習壓力)、社會因素(就業前景)影響逆商。馬躍等人[6]的結果與上面結果相呼應。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家庭中當作為學生干部的孩子面臨挫折挑戰時父母的正確的言傳身教,是影響孩子高逆商的重要因素。在開放、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有安全感,心態平和,能理性面對失敗,具有較高的逆商。學校因素在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干部的一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習、生活、工作的學校生活中,老師的表揚顯示了對學生干部的充分尊重和正面鼓勵,使其產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面對挫折時更積極主動。融洽的人際關系才能在遭受挫折后有一個外在的支持系統幫助其樹立自信,消除挫敗,努力走出困境。護理專業繁重學業影響下產生的各種學習壓力使其更清醒,積極主動面對壓力,提高耐挫能力。社會是鍛煉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干部的環境。高職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面對外部激烈的就業競爭,其壓力不言而喻,如對就業前景不抱樂觀態度,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容易茫然不知所措,甚至逃避、退縮,出現種種心理偏差,造成逆商指數不高。
本研究發現:(1)高職護生中學生干部逆商水平基本屬于大學生的常模范圍內。(2)高職護生中的學生干部在逆商總分及各維度上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和生源地差異;在逆商總分和控制這一維度上非獨生子女學生干部顯著高于獨生子女學生干部;在逆商總分和內部歸因上理科背景的學生干部要顯著高于文科背景的學生干部;在逆商總分、外部歸因、延伸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且隨著年級的增長其逆商水平不斷提高。(3)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老師表揚、人際關系、學習壓力)、社會因素(就業前景)成為影響逆商的三大外部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