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霽陽,韓 東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高職院校作為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輸出地,每年都會向社會輸出一大批即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以滿足全社會和區域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高職院校實訓室作為實踐教學與科研探索的重要場所,在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過程中始終占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高職院校普遍加強對智能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以解決傳統實訓室的弊端,更好地為實踐教學與科研探索提供保障。
智能化建設與管理實訓室可以為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提供更大的平臺,滿足學生們對實踐活動的需求,提高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效率。學生在智能化實訓平臺上進行理論知識的實踐,有利于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建設智能實訓室,還有利于優化實訓室的現代教學資源,打造更加科學有序的實踐秩序,更好地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需求。
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成本過高并不是哪一個學校的特例,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傳統的實訓教學過程中,不僅嚴重地浪費與消耗教學資源,學生的實踐效率也偏低。智能化建設與管理高職院校實訓室,可降低實訓室的使用成本和實訓教學成本。智能化實訓室管理體系可加強對實訓器材的規范化管理,避免出現過多的資源消耗。實訓室執行智能化管理系統可延長實訓器材的使用壽命,從而節約高職院校的實訓經費。
做好高職院校智能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有助于提高專業實訓的能力,更好的服務于教學、科研工作。智能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可以從燈光的智能控制入手。智能燈光控制是指通過遙控等多種智能方式,對實訓室以及實訓室周邊的燈光進行智能化管控。要借助模塊化結構設計智能燈光系統,并利用定時控制、互聯網遠程控制等方式應用該功能,從而實現燈光的自動化調控,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可以通過主機控制實訓室的燈光,每天上課前5 min自動打開實訓室的燈光,調節好相應的亮度;下課5 min之后,燈光逐漸變暗提醒師生下課,再過10 min后關閉實訓室的燈光系統。此外,在總控制室還應該添加人為控制功能,從而方便人為調控。
高職院校實訓室內的電器種類十分繁多,要控制的電器數量也相對較多,如何做好智能實訓室的電器控制尤為重要。通常情況下,在實訓室電器插座的控制上可以采取弱電控制強電的方式,即使用遙控、定時等智能控制方式,對實訓室的空調、插座以及排氣扇加以控制,上課時可以借助總控制室打開實訓室的電源,下課后借助智能檢測器與驅動電氣切斷實訓室內的電源,保證無人使用實訓室時不會出現漏電等安全隱患。一旦發生漏電現象,要立刻切斷電源,并響起警報信號,為管理員做出及時的提示。此外,在定時或者遠程控制空調以及排氣扇的過程中,可以提前設置好空調的模式與溫度,上課前10 min后自動將排氣扇打開進行通風,之后開啟空調,將通風關閉,并將空調的溫度設置到最適宜的溫度,讓師生能夠享受到最舒適的空氣以及溫度。
在建設智能實訓室過程中,需要采購很多較貴重的設備儀器。如何保證這部分設備儀器的財產安全,已經成為實訓室管理最關鍵的問題。在智能實訓室的管理過程中,可以為每一個實訓室安裝一套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對實訓室的集中化控制,以便于將實訓室內的實際情況利用網絡傳送至控制中心,管理員能夠清楚的掌握實訓室內的情況??梢圆贾帽O控設備于實訓室內,并配備相應的報警設備,利用融合攝像以及視頻編碼于一體的網絡攝像頭,將視頻內容傳送至監控管理中心,通過監控管理中心的PC機進行實時監控。可以利用模塊化設計理念控制視頻監控系統,增加視頻監控系統本身的可擴容性,如需要添加新的監控網點時,只需添加實訓室以及電器設備的相關信息在服務器端即可。對報警觸發系統、聯動以及遠程提示功能進行設置,有效地防范電器事故的發生,并及時查找事故原因,盡快加以解決。
實訓室內的相關儀器都比較怕潮濕,如若遭遇雨天,而實訓室內的門窗又沒有關嚴,實訓室內勢必會進水,引發相關儀器設備的損壞,造成不可挽救的嚴重后果。所以,為智能實訓室構建一套安全可靠的監控系統,用以監測實訓室內的門窗是否關好尤為重要。為此,實訓室可以構建一套智能化門窗安全系統,借助紅外線人體感應器以及風雨信號傳感器等一系列傳動裝置。一旦傳感器監測到實訓室內無人,且門窗并未關緊,可以第一時間向主控系統發出警報指令,提醒管理人員及時做好實訓室的安全保護工作。如實訓室內有師生工作,門窗安全系統會根據室內的空氣質量決定是否打開,還是調節通風扇。如實訓室內遭遇失火問題,并且起了較大的煙霧,煙霧警報設備會第一時間發出報警信號,并及時將相關信息傳遞給管理人員。整個門窗系統即簡潔明了,又方便準確,不僅有助于提高實訓室本身的安全指數,也可提高智能實訓室的人工智能化管理水平。
在對高職人才的教育中,實訓教學是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是鍛煉高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戰場。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對實訓室的建設,重視實訓室的管理工作。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能化實訓室管理體系,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實訓室在實踐教學中的作用,更好的為教學、科研工作保駕護航。所以,高職院校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要制訂出詳細的智能實訓室規劃,切實完善智能實訓室的軟硬件條件,更好地滿足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