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潔,楊炎川,劉 森
(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江蘇 徐州 221011)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QQ、微信等即時通訊與社交工具的普及,云課堂-智慧職教、中國大學MOOC、藍墨云班課等教育類APP已充滿網絡[1],推動了職業院校對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研究。2020年,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導致了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推遲開學,2020年2月4日,國家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利用網絡平臺實施在線教學,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疫情的出現,推動了我國各類學校對教學模式的思索和變革,如何更好地開展線上教學?疫情結束后,如何更好的銜接和融合線上與線下教學值得我們思考。本研究結合職教云線上教學平臺,對《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進行了線上教學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案設計,提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職教云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以高職、中職等職業院校為單位,面向師生的在線教學平臺[2]。教師可在平臺上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課程特點建設課程,也可將智慧職教、MOOC等資源平臺中的課程資源直接導入職教云作為自己的教學資源進行編輯和整理。教師通過“云課堂---智慧職教”手機APP,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在線答疑和互動。學生通過手機APP和網頁端均可以進行課件學習、參與互動、提交作業等,完成教師對課程的要求[3]。
建立一個生動有趣、內容豐富、學習便捷的教學資源庫是有效實施教學的關鍵[4]。通過導入智慧職教中優秀資源和自建互相結合的方式搭建“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平臺,整合與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相關的課件、教學視頻、題庫、作業等教學資源。在建設課程過程中,教學視頻要盡量短小且有吸引力,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
職教云和云課堂---智慧職教APP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實施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具體內容如下。
課前,教師通過職教云網頁端推送教學資源,進行課前討論、測試,學生通過云課堂---智慧職教APP或網頁端進行自主學習,觀看教學視頻、發表觀點、完成課前測試,檢驗自學效果。教師能夠準確把握學生的參與和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備課,確定課堂講授內容。對于不同班級的學生,學生掌握的程度會有所不同,教師要因材施教。
課中,結合騰訊課堂直播軟件進行線上教學,總結學生自學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課堂上詳細講解學生掌握不牢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內容,并答疑解惑,將課堂上有限的時間用在難題上。通過設置討論、隨機點名、頭腦風暴等互動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置課中測試,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課后,通過作業、測試等方式,鞏固教學的重難點,從而達到教學的目標。在這三個環節中,學生的每一點表現都以積分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要將學生課堂表現的積分top10發到班級QQ群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你爭我趕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縈繞著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氣氛,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目前,全國各學校只能進行線上教學,即學習者的全部學習過程都是通過在線完成,師生的互動和交流也是通過平臺來實現的“完全虛擬模式”[5]。當疫情結束后,教師和學生都回歸到校園,面對職教云建設的課程平臺,學生的課堂表現怎么處理?教師應該利用已有的資源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仍然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課前、課后方案與疫情發生前的教學方法完全一樣,不同的是課中環節,不再借助騰訊課堂直播軟件,而是在教室跟同學們面對面的進行交流互動,學生的課堂表現仍然可以記錄在職教云平臺上。這就是以傳統的線下教學與在線教學交替學習的“交替模式”。教師根據線上學習效果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線下教學,根據線下教學效果更新線上的學習資源庫,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平臺資源和信息技術,提升整體教學效果[6]。
以課程中的模塊:毛坯制造工藝任務---砂型鑄造為例。

表1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案例Tab.1 Examples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s of the course “Basic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全過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將課堂上寶貴的時間用于重難點的講解上,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的表現可以積分的形式存儲在職教云上,通過云平臺上大數據的匯總,為教師評價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依據。
在教師教學方面,教師課前要做大量的案頭準備工作,而且針對不同班級和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不同,隨著線上講授內容的變化,需要教師具有更廣博的知識和更強的反應能力;學生在學習方面,課前課后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預習和復習,學生的課程過多,導致線下的時間大部分用在學習上,造成一部分學生不認真學習,敷衍老師,學習效果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