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進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提升和計算機硬件的普及,網絡對社會發展及居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了經濟上的轉型和飛躍。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的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ITFIN)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通過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撐,網絡技術對未來經濟社會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各個產業轉型的主要路徑。網絡傳播學也會在未來的社會環境中,呈現出更加廣闊的應用價值。高校中網絡傳播學的教學工作也應立足于未來的發展和經濟轉型,開拓創新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
高等院校的傳播學教學旨在培養高級別的專業人才,在教學理念和培養目標上,要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在高校網絡傳播學的教學中,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比較滯后,沒有與新時代發展同步地進行改革和創新。日常教學中,教師采用的依然是說教式的教學方式,通過教材和課件等形式,向學生灌輸生硬的知識。教師將講述這些知識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而不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這種教學理念使課堂教學形式化,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課堂內容掌握的不夠完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絡中的自媒體平臺也有相關專業領域的課程和對知識的講解,學生更傾向于在網絡中學習,使網絡傳播學的課堂教學形同虛設,失去了課堂教學的意義。
根據目前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反饋,高校的畢業生存在著嚴重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足的現象,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很難獨立地完成一項工作,引發了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不同看法,有些學生不僅在理論和實踐能力上缺乏,在思想上也比較浮躁,不安心于一線的工作崗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高校在教學內容上與社會和行業的需要脫節,同時,教師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使學生缺乏對行業目前現狀的認知。從網絡傳播學的教學情況來看,教材中的內容大多是高度概括的理論知識,學生學起來比較抽象,書中所涉及到的內容也是反復對理論概念的解釋和說明,學生很難在教材中學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另外,網絡傳播學的教材更新不及時,導致理論知識缺乏一定的先進性和實用性。網絡技術和網絡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產生新的網絡傳播形式,而教材卻無法及時完成更新,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產生有效的用途。
網絡傳播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只存在于理論層面上。導致學生缺少實踐機會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客觀因素的限制,也有教師的主觀思維。隨著網絡環境的逐漸完善,網絡通信等手段也普及到學校教學中,客觀因素的限制幾乎不存在,學生可以利用身邊的智能設備隨時進行網絡傳播學的相關實踐操作,進一步鞏固理論學習內容。因此,主要影響學生實踐機會和能力的因素在于教師對實踐機會的引導和支持。造成教師對指導學生實踐教學不足的原因仍然是教學理念的問題,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簡單解讀,甚至教師自身都缺少對當下互聯網發展狀態的了解,以及行業內最新的或是未來將要呈現的網絡技術,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實踐。
在網絡傳播學的教學中,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擯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改用先進的、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教學形式。網絡傳播學本身就是一門新興的課程,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顯然是不合適宜的,只有采用新型的教學手段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網絡傳播學的深入認識。因此,高校與網絡知識相關的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掌握先進的網絡教學方法和模式,不斷推出新的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網絡中關于傳播學的新內容,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效果中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等線上平臺,錄制相關的教學短視頻,使學生能夠在課下時間學習專業知識,能夠合理的利用生活時間,在休息和娛樂的同時學習和了解到專業知識,做到學習效率最大化,提升學生對網絡傳播學的掌握和認知,自覺建立起有效的網絡傳播理念。
網絡傳播學的教學內容必須同當下的網絡環境相符合,甚至還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網絡技術支持下的網絡傳播環境日新月異,與互聯網相關的企業生存和發展也是在短時間內就發生變化的,若網絡傳播學的教學內容依然停滯在幾年前的傳統教學水平下,就會與當下的網絡環境要求越來越遠。因此,在網絡傳播學的教學內容上,教師要依托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以當下的網絡環境為準,拓展新的網絡知識。目前,短視頻的網絡信息傳播是一種十分普遍和流行的形式,而短視頻僅僅出現不到幾年的時間,高校的教材可能還沒有涉及到。教師要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當下的短視頻環境相結合,利用傳播學的理論知識來解釋短視頻興起的原因以及傳播的特點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將理論知識與當下的網絡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對網絡傳播學知識的理解和準確應用。
網絡傳播學的實踐是檢驗理論學習的唯一途徑,只有將網絡傳播學良好的應用于實踐當中,才能體現出網絡傳播學的價值。目前,網絡技術以及智能硬件設備的普及,使高校學生可以很便利的參與到網絡信息傳播的學習中。高校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利用網絡現有的平臺資源來進行內容上的創作和傳播。同時,高校也應該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更加高端的內容創作,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只有學生深入進行網絡傳播的實踐,才能將理論知識更加系統的吸收,并轉化為自身的實踐能力。實踐能力的展示和應用能力的提升,能夠激發學生對網絡傳播學知識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高校學習中積攢的網絡傳播學實踐經驗,對于學生未來的就業以及職業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使學生能夠實現快速的身份轉換,獨立完成實際工作任務,實現高校人才輸出的目的。
網絡傳播學作為新興的課程,其教學效果對于學生的掌握和理解十分重要。因此,高校教師要深入理解網絡傳播學知識,結合當下的網絡環境,掌握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培養出更多應用型的網絡傳播學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