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婷婷,陳榮群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陜西西安 710124)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對傳統金融模式的顛覆性變革,利用大數據平臺、云計算技術將金融模式整合到互聯網中去,相對于傳統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有高效性、便捷性、跨地域性等諸多優勢,在資源耗費上互聯網金融也表現的比傳統金融模式成本更低(張境乘,2020)。互聯網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融資的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并且讓融資不再是高門檻、高要求的行為,為更多的中小型企業打開金融融資大門。
1.1 信息獲取優勢 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從1990 年發展至今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二者有巨大的差別,較之傳統金融模式也有明顯的優勢。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更迭,互聯網的一大優勢——信息獲取方便、信息交互便捷,表現的愈發明顯,體現在進行金融行為時,使互聯網金融具備明顯的信息優勢(楊添等,2020)。利用互聯網金融方式進行投資、貸款等可讓企業在融資前期省去諸多繁瑣步驟,有意向的企業可以在互聯網上直接發布融資需求、投資條件等,面向的對象要比線下廣泛的多,同時意欲投資方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絡篩選出符合自身企業條件的融資方,利用大數據檢索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符合要求的對象。互聯網的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面向的用戶多,為企業融資行為創造更多的機會,同時高效率的信息處理方式也讓融資效率得到較大的提升。
1.2 成本優勢 在傳統金融模式下,一般只有通過銀行信貸或民間信貸兩種融資方式,銀行信貸的門檻相對較高,對于中小型企業并不友好,若中小型企業想從銀行貸款投資,需要提供繁多的證明、擔保、抵押手續等,一方面是由于銀行的金融放貸方式較為繁瑣,需要進行的步驟更多,另一方面也是更為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企業規模不大、注冊資金不高、企業內部財務系統不完善、借貸信譽不高等特點,這對中小型企業欲向銀行貸款極為不利,中小企業向銀行借貸要提供更多的抵押擔保等,直接提升了企業的信貸成本。相對于銀行借貸,民間借貸減少了諸多步驟,單一從貸款程序上來看,民間借貸要比銀行借貸方便,但民間借貸普遍存在利息更高、借貸周期更短的現象,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多的利息及更短的還款期限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同樣會直接增加企業信貸成本,中小企業采取民間借貸的手段要面臨更大的風險。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金融模式則避開了上述兩種方式的弊端,通過互聯網直接向互聯網金融機構融資,準入門檻更低、手續更簡單,同時借貸利息相對于民間借貸也普遍更低,可以降低金融成本。
1.3 速度優勢 互聯網金融融資的一大特點就是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通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可以快速分析借貸企業的金融行為評價、借貸信譽,并出具結果,對企業規模、成本、效益等數據可以進行準確、快速的計算,杜絕因數據不透明存在的融資風險,傳統金融模式中,從銀行獲取到融資資金要花費較長的周期,期間遞交各項審核材料到材料審核完畢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普遍需要3 ~4 個月方能完成一次融資行為。而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金融融資行為,由于減去了線下材料的審核、實地考察等行為,大大提升了融資效率,諸多步驟皆由互聯網實現,線上完成,能明顯縮短融資時長,在當前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獲取一次金融融資的周期大概為一個月左右。
2.1 傳統金融融資模式仍占據主導地位 目前,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快速發展并沒有給我國現行的飼料企業金融模式帶來巨大的變革,相對于采取互聯網金融模式,選擇傳統金融模式進行融資的飼料企業仍占大多數。一方面由于現行的飼料企業對傳統金融模式更為熟悉,并且從銀行借貸有低風險、貸款手續雖然繁多但成本不高的優勢,銀行借貸仍是多數飼料企業融資的首要選擇(孫艷平,2020)。而民間借貸又有著放款快速、借貸渠道更多的優勢,飼料企業提出訴求便很大可能在短時內得到回應,可以解決飼料企業的燃眉之急,在飼料企業的資金運轉不足,又急于使用現金時,民間借貸可以及時的補充飼料企業的資金空缺,因此民間借貸在飼料企業融資模式中占比很大。另一方面由于飼料企業的負責人對互聯網融資模式不夠了解,對于此類新興金融方式不能完全接受并信任,銀行借貸和民間借貸依然占據了飼料企業融資模式中的主導地位。
2.2 內源融資表現乏力 近年來,由于我國畜牧類市場開放程度較大,國內畜牧業養殖業市場份額占比有所縮減,導致國內市場對飼料的需求降低,飼料企業的產能大于需求,我國飼料行業近年來發展較慢。并且由于市場份額占比縮小,飼料企業競爭激烈,導致飼料企業的收益不夠樂觀,飼料企業內源融資表現乏力。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有二,第一,因為飼料企業的自身特點所致,產品生產周期短、銷售周期短,飼料企業自身的負債現象明顯,銷售所得的利潤要償還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等,剩余的資金又要投入下一輪生產,飼料企業的自身壓力較大。第二,由于我國目前飼料企業的競爭較大,產能大于需求,不能達到飼料工廠全部投入使用生產的條件,導致飼料企業利潤不高。因此,現行的飼料企業尤其是中小型飼料企業存在自身盈利不足、運轉資金不足的現象,內源融資無法滿足企業運轉需求,外源融資仍是飼料行業融資模式的主要方式。
2.3 互聯網金融模式逐漸被接納 傳統金融模式在飼料行業的融資方式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興起,對于部分飼料企業的融資偏好也產生了影響。由于互聯網金融模式存在手續少、成本低、速度快等優勢,相對于傳統融資模式表現的更為契合飼料企業,互聯網金融已逐漸被飼料企業所接納。在我國飼料企業融資過程中,尤其是中小型飼料企業,互聯網金融模式為企業資金的持續運轉提供了更為友好的方式,為飼料企業的資金支持開辟了新的路徑。
3.1 傳統金融融資方式對飼料企業不夠契合我國目前運行的飼料企業中,中小型規模的飼料企業占比較大,除了少數大型飼料企業可以順利從銀行融資,更多的中小飼料企業若想從銀行獲取金融融資困難相對較多(史東梁等,2019)。由于中小型飼料企業普遍存在周轉資金不多,企業規模不大等現象,采取在銀行獲取金融融資的方式需要提供繁多的證明、履行復雜的程序,而且最終獲取的借貸金額并不高,并且多數為還款周期較短的高利率貸款,中小型飼料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采用多次循環使用短周期高利率的貸款方式對企業發展極為不利,一旦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高利短期的貸款會成為企業虧損甚至破產倒閉的導火索。而民間借貸方式雖然可以解決飼料企業的燃眉之急,但由于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民間借貸的監管力度不足,導致民間借貸普遍存在利息更高、催款方式偏激等現象,并且有的民間貸機構打著合法借貸的幌子,實際上實行的是高利貸模式,催還款時甚至有黑惡勢力參與,飼料企業因為資金周轉問題不慎陷入其中苦不堪言,后患極大。因此,無論是銀行借貸還是民間借貸,對于飼料企業都存在弊端,傳統的金融融資方式對飼料企業不夠契合。
3.2 融資結構存在明顯問題 我國現行飼料企業內部融資模式較弱,相對于外源融資方式,內源融資表現的差強人意,內源融資弱化,導致飼料企業內部的融資結構不合理,飼料企業金融融資發展結構出現明顯問題。飼料企業尤其是中小型飼料企業,對于外源融資過度使用,在飼料業金融發展中逐漸形成依賴性循環,其表現形式為內源融資模式低迷,形式弱化,導致飼料企業若想融資發展只能選擇長期依賴外源融資,而外源融資無論是選擇銀行借貸還是民間貸形式,都會增加企業的財政負擔,企業財政負擔加重,會使企業效益下滑,進一步加重內源融資的弱化,這種過度依賴外源融資的惡性循環對飼料企業的金融發展存在極大弊端,目前在我國中小型飼料企業中,金融融資成本過高,導致企業負債率偏高,直接影響企業效益。而負債率過高也導致了企業信用評級受到影響,從而加大了在銀行獲取融資貸款的難度,而且對獲取融資貸款還款條件也帶來影響,使得中小型飼料企業在參與融資行為時面對的環境更為苛刻,金融融資結構的不合理對飼料企業的融資行為是極大的阻礙,加劇了飼料企業的融資困境。
3.3 飼料企業參與互聯網金融融資的風險較大互聯網金融模式作為近年來興起的金融融資方式具有速度快、門檻低、額度高等優勢,對亟需融資的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路徑。飼料企業逐步接受互聯網金融模式,給飼料企業融資發展打開了新的大門,但我國飼料企業仍以中小型規模為主,對中小型的飼料企業而言,互聯網融資模式更像是走鋼絲,需要更謹慎及更穩重的方式進行。互聯網金融下信息獲取的速度較快,獲取渠道更多,相應的也代表著信息冗雜,需要仔細辨別獲取信息的真偽。飼料企業的金融融資行為關乎企業命脈,在亟需融資時被誤導甚至被騙取資金對企業發展會是嚴重打擊。另外,互聯網融資行為本身存在技術風險,在大數據環境下,企業信息相對透明,且由于目前我國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夠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夠詳實,不乏有不法分子將目光瞄上采取互聯網金融融資的企業,利用虛假信息、虛假廣告、數據木馬等手段騙取企業資金,套取企業信息。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交易方式也存在風險,全部采取線上交易方式,對于故意為之的隱藏IP 等手段不好甄別,同時在飼料企業中,相關人才更加缺乏,互聯網金融模式存在資金流速快的特點,一旦出現資金流轉問題,被不法分子利用,對飼料企業尤其是中小型規模的飼料企業將會產生嚴重后果。
目前我國飼料企業主要坐落在廣大農村、郊區地區,除了少數大規模飼料企業外,我國飼料企業具備分布廣泛,單體規模不大但數量龐大的特點。推動我國飼料業的經濟發展,提升我國飼料業企業效益,要積極落實我國“金融支農”政策,拓寬信貸路徑,將融資模式推陳出新,為飼料業量身打造金融融資模式,解決飼料業金融發展難題。
4.1 政府建立新的擔保機制,讓飼料企業的貸款難問題得到改善 飼料企業進行金融融資的困難,有很大部分來源于在貸款擔保時遇到的阻力過大,尤其是分布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中小型飼料企業,解決飼料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政府要起到引導作用,建立并推出新的擔保機制,讓飼料企業在向銀行貸款時能獲得更大的便利(楊婷婷,2019)。第一,對金融服務方式進行創新改良,在目前擔保機制基礎上將融資風險從銀行身上轉移,政府起到積極帶頭作用,分擔飼料企業的融資風險,設立專項幫扶基金,幫助飼料企業進行融資貸款,讓原本由銀行獨自承擔的貸款風險變為政府和銀行共同承擔。同時政府要成立面向飼料企業的擔保機構,如成立由政府主導的面向飼料企業的保險公司,為飼料企業設立專項基金,對信譽好、發展平穩的飼料企業提供擔保,讓飼料企業在進行融資貸款時不再困難重重(梁千等,2020)。第二,政府要積極引導現有的金融機構,對于飼料企業的貸款需求融資需求給予更為順暢的審批,不能因為飼料行業的特殊性,而在其進行融資時進行區別對待。吸引更多的金融資本投入到飼料企業中,讓貸款清償不再是飼料企業的負擔,提高面對飼料企業的融資貸款積極性。第三,要積極開展新的擔保機制金融模式,讓政府和銀行通力合作,為我國飼料企業的融資打造出具備行業特色的金融產品,為飼料企業貸款提供利息補貼,讓飼料金融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4.2 積極引導飼料業金融市場,組織力量向一線傾斜 積極引導分布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飼料企業,正確參與金融融資行為,讓農村金融產品得到平穩發展。首先,政府機關金融機構要積極了解我國現行飼料行業金融市場,透徹了解現有飼料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同時根據飼料的行業特點,制定適合的金融融資模式,滿足飼料業的融資需求,發揮金融機構在飼料企業融資中的效能。在廣大農村地區開設更多的金融服務網點,擴大覆蓋面,以便能更為便捷的為飼料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徐婷婷,2020)。飼料企業要做好宣傳工作,引導飼料企業通過正規金融融資渠道進行融資,從源頭上解決農村地區的不良貸、黑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貸風險。其次,在金融機構中要大力宣傳講解飼料企業的現狀,讓金融機構對飼料企業加深理解,做到金融機構敢于并樂于向飼料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農村金融機構和飼料企業之間要做到發展協調,互利共贏。對于不敢向飼料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要由政府引導,消除其中的誤會,并且由政府提供“政府+ 銀行”的擔保模式,讓飼料企業的信貸行為更有保障,從而達成飼料企業和農村金融機構的合作常態化(王勤,2020)。再次,金融服務力量要向一線傾斜,對于政府管轄范圍內的飼料企業,確定其有融資需要,經科學研判,確定該飼料企業的經濟效益正常、企業信譽良好,政府要主動將金融服務引進,幫助其發展,金融機構也要做到力量下沉一線,和飼料企業保持聯絡常態化,建立互聯機制,讓確實有需求的飼料企業能在短時內聯系到金融機構,以解決當前飼料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確保飼料企業的穩定發展。
4.3 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利用大數據將融資行為“數據化” 我國飼料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并非一日之寒,長時間形成問題的累加已在進行融資行為時阻礙重重,在廣泛分布在我國農村地區的飼料企業中表現更為突出。在當前網絡時代,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將其速度快、反應快、信息獲取便捷的特點加以利用,由政府做引導,宣傳教育下沉至各個飼料企業中去,建議并督促飼料企業在互聯網中如實登記自己的信息,如企業規模、經營效益、企業信貸評估等,將飼料企業數據化,從而能更為精準更為快速地了解到特定飼料企業的詳實信息(生厚良,2020)。金融機構要摒棄之前的擔保評估流程,飼料企業要建立并實施新的擔保機制,利用大數據分析,將飼料企業運行數據化,對于風險評估良好的企業,要敢于向其提供金融服務。由政府力量牽頭,和銀行機構、保險機構、擔保機構等農村金融機構積極合作,讓飼料企業融資難、貸款難問題得到切實改善,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將飼料企業信息及時與各個金融機構分享,“數據化”的模式更易于考察評估,通過網上風險評估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審核模式,讓飼料企業在有金融服務的需求時能及時獲取貸款(李拔豪,2020)。
飼料企業的行業特點決定了飼料行業的成本較高、銷售周期較短、回本慢的特性,同時由于我國飼料企業規模普遍不大,想獲取金融貸款服務就更加困難。無論是傳統金融融資模式還是互聯網融資模式對于飼料企業而言都存在一定的阻礙。解決飼料企業的融資難題,緩解飼料企業發展融資困境,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政府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通過農村金融路徑的創新,為飼料企業的信貸業務開辟新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優勢,完善飼料企業進行融資行為時的擔保機制,從而解決飼料企業的融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