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曄,范明明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銀川 750001)
2019年,高職院校擴招100萬[1]。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高達到874萬,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畢業生求職困難增加,就業形勢復雜嚴峻。因此,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應審時度勢、轉變觀念、認清職責、發揮作用,要讓自身成為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抓手[2],以創新驅動創業,以創業推動就業,努力實現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
職業守則要求輔導員堅持育人為本,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所蘊含的個性化、應用型、創新性及國際視野人才理念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吻合,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相適應[3]。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學生工作的方針和基本原則,可以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理論支撐,可利用主題班會、團日活動等多種途徑來全面高效地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領會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優越性,提高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創新創業教育應與大學生自我發展高度契合,以學生為中心,遵循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原則,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輔導員可以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有的放矢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性格特點和能力,并給予學生個性化的咨詢指導。從了解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需求到培養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興趣,從指導學生合理選擇創新創業理論課程到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輔導員發揮著不可取代的優勢和作用。
由于創新創業教育觀念落后,加之工作職責涉及方方面面,事務性工作量大、繁瑣,高職輔導員對創新創業教育內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對所需綜合知識也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沒有時間和精力鉆研相關理論實踐,甚至錯誤地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與己無關,不能充分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精神培養、創業能力鍛煉、綜合素質提升等教育培養目標與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相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不同于其他專業課程內容,而是匯集了教育學、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會金融、法律、公共關系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教育。但高職輔導員的知識結構單一化,對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學科涉獵較少,使得職業能力發展不均衡,甚至是缺失,不能形成系統、完整的創新創業知識體系,即使能夠講授創新創業公共選修課,但授課水平有限、形式落后、內容枯燥,僅僅停留在政策解讀、形勢分析等層面,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高職輔導員趨于年輕化,成長軌跡多為從校園到校園的單一職業生涯發展模式,缺乏企業工作經歷或創業實踐經驗,更多是照本宣科,無法深入挖掘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在學生的創業團隊遇到困難時力不從心,難以給予專業解答和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與服務。
高職輔導員要注重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主動樹立創新創業教育意識,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多管齊下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一是利用自身優勢,成為國家創新創業最新政策和消息的宣傳者、解讀者,向學生普及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引導更多學生關注相關話題,啟蒙創新創業意識。二是注重資源拓展,以第二課堂為載體邀請知名專家、成功企業家、創業典型學生、往屆校友等進行演講,激勵學生積極投身到創新創業實踐當中。三是依托校園文化與社會實踐,可利用大學生創新創業社團來發揮學生群體的自主能力,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競賽活動。對于初具雛形的學生創業團隊要予以跟蹤培養、持續關注,可調動學校各類資源大力支持創新創意轉化為市場價值。
高職輔導員要堅持終身學習,勇于開拓創新,掌握扎實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及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可以建立學習互助小組,以分享交流學習經驗的方式來對國家相關政策與發展規劃進行把握與解讀,并及時準確地傳達給學生。輔導員可利用工作之余積極參加與創新創業有關的培訓,并努力考取相關資格證書,如SYB、KYB、創業實訓課程,等等,學習現階段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夯實創新創業教育基礎,實現個性化發展,提高創新創業的指導能力和工作水平。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創新創業學習需求與成長需求[4]。高職輔導員應利用寒暑假時間深入企業、體驗企業,以掛職、定崗等方式感受實際的工作氛圍,增強企業競爭意識與市場意識,要對生產運營、市場策劃與拓展、人力資源管理等形成深刻的認知與理解,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經驗[4],并將個人所學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全面提升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的素質和能力。同時,要與專業任課教師多溝通,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行業形勢,提高專業背景下的產學研融合能力,以“輔導員+專任教師”的協同模式擔任指導老師,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優勢的整合,做到輔導員與專任教師“三全育人”的無縫對接,共同指導學生結合專業領域做好創新創業規劃,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
影響輔導員自身滿意度、職業顯示度與社會認可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理論研究水平。高職輔導員要堅持終身學習,勇于開拓創新,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善于發現和總結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工作規律、熱點和難點問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掛職鍛煉,不斷拓展工作視野,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以科研帶動理論學習和實踐,完善自身理論知識結構,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動高職輔導員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