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默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現階段的大學生,無論是在價值取向上還是個人素質上都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傳統的剛性管理模式對他們的作用十分有限。基于此種形勢,將柔性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讓每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教育管理工作的民主與自由,認同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能夠促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個臺階。結合相關文獻,對柔性管理的應用進行探討與分析,以期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優化提供有益參考。
柔性管理是一種非強制性的管理模式,是基于剛性管理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全新管理理念。相較于剛性管理而言,柔性管理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利用精神層面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加以引導,在潛移默化間借助意識對學生加以約束。正因如此,柔性管理的最大特點就在于管理過程更加民主、平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精神交流,進而激發學生的個體能動性,從而達到個體約束的目的,是對強制規章制度的一種摒棄。
隨著高等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環境的日益變化,高校本身的辦學理念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傳統的剛性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的學生管理需求。柔性管理將傳統的強制性管理轉變為學生自發性的自覺行為,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進高等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更加貼合現階段的高等教育理念。同時,當代大學生的思維相對較為活躍,自身的行為方式也相對隨性,具有較強的個性化需求,引入柔性管理恰恰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及心理發展特點相契合。
柔性管理更加貼合高等素質教育理念,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其應用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更有利于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鑒于此,深入研究與探索柔性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柔性管理主要是建立在雙方溝通與交流的基礎上開展的管理活動,正因如此,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柔性管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溝通與交流至關重要。只有通過深入的溝通與交流,管理者才能夠真正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癥下藥,并在此基礎上提升管理水平、創新管理模式,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切實尊重每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提升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溝通交流的有效性,讓管理者在與被管理者的互動交流中摸索出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習慣,更為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實現柔性管理理念的貫徹與落實。因此,在柔性管理的應用中要格外強調并且尊重每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潛移默化間激發學生自身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情感交流過程中,管理者必須要用真情實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做到以心換心,這樣才能真正淡化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界限,發揮情感交流的最大效用,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校園帶來的溫暖。
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相比,具有十分強烈的感性色彩。因此,相較于傳統的借助于制度化、標準化進行管理約束,依靠獎懲與監督手段實施管理工作的剛性管理模式而言,柔性管理更加注重對學生心理與精神層面的管理,強調人本追求。在貫徹與落實柔性管理方式時,高校也應該在管理制度上做出相應的優化與改進,充分體現人性化特征,從而強化柔性管理成效。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個性鮮明,普遍不習慣盲目地遵從,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制度往往會產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因而大大加劇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鑒于此,在制訂學生管理制度與措施時,應先開展民意調查,摸清學生的意愿與要求,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管理需求制訂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制度認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管理制度轉變為自身的自覺行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保證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與品行。真正使學生管理轉變成學生服務,使管理者的命令轉變成雙方之間的溝通交流,最大限度地消除學生對管理制度的逆反心理,使其感受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溫暖與關懷。在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還應做到剛柔并濟,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不能一味地排斥剛性管理,而是要在柔性管理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剛柔并濟的方式,實現二者之間的良好互補。
高校要想更好地貫徹與落實柔性管理,就應該積極探索創新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手段,打造全新的管理模式。在學生管理中利用現代化媒體手段,不僅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管理效率。現代化媒體手段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管理方式也更加方便快捷。高校應充分利用現代化媒體手段,如QQ、微信等社交平臺,將其運用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全面掌握并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變化以及成長情況。例如,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可以利用QQ與微信創建管理群,在管理群中分享學生所需的學習資料,并下達一些學習任務,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還可以通過QQ或者微信在課余時間找教師進行私下咨詢,從而有效解決不懂的問題。此外,學校還可以搭建校園信息平臺,利用這個平臺發布校園信息、校園活動、提供成績查詢等功能,實現與學生的良好互動,打破傳統管理工作在時間、空間上的局限,營造和諧的管理氛圍,更好地實現民主化管理。
隨著近年來高等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學生管理工作也已成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將柔性管理融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以及高等素質教育的優化理念。因此,在今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更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柔性管理的應用,貼近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