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海
(貴州中醫藥大學,貴陽 550025)
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并可能會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事件[1]。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波及全國,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國啟動一級響應,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無數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前往一線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當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此背景下,為防止疫情蔓延,大中專院校紛紛停課。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要組織動員所聯系群眾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對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要加強組織引導、暢通渠道、鼓勵支持。”[2]防控疫情工作中,青年學生更多是通過各種線上渠道獲取相關信息,如何有效發揮共青團思想引領作用,做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引領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是高校共青團工作必須探索和解決的關鍵問題。
充分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厚植愛國主義情懷。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3]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生活環境中,每個人形成的價值觀是不同的,但中華民族愛國這一核心價值觀是高度統一的。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青年大學生正確認知事件發生的根源、國家的政策方針、現階段進展情況等信息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共青團此時應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主動發聲,正確引導,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轉化為青年容易理解、樂于接受的方式,充分利用學生干部這一資源,統籌各類載體,凝聚人心,正確傳達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同時,結合全國抗疫工作實際情況,如物資調配、人員安排、“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造等一系列工作舉措來展現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樹牢青年學生制度自信。貴州中醫藥大學團委在新冠疫情爆發后,先后組織開展了包括“我和我的祖國”征文大賽、《致武漢的一封信》視頻制作、“抗擊疫情 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關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特別行動”等工作,廣泛激發了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以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契機,培養青年學生文化自信。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培養離不開榜樣的力量。作為中醫藥院校,援鄂一線醫務工作者大部分是本校教師,對于青年學生來說,這部分人就在身邊,真實可見。可針對一線人員主動請纓、義無反顧的個人事跡進行深入挖掘,打造身邊的英雄,特別是“95后”這部分和青年學生年齡差異較小的群體相對更加容易得到認可,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除此之外,在此次防控疫情工作中,中醫藥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正在用實力詮釋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要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在全體青年特別是中醫藥院校青年學生中開展各類線上傳統文化教育、中醫藥文化傳承等活動,以現實事例、一線中醫藥的使用情況以及用藥后患者病情的改善等內容讓青年學生了解、知曉中醫藥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起到了獨一無二的作用,樹立專業自信,培養青年學生的文化自信。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層出不窮的消息會直接影響青年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部分未經過濾的虛假信息或謠言經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可能會導致青年學生誤入歧途。共青團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團組織,此時要積極關注青年的思想動態,及時了解青年的具體問題,主動發聲、積極發聲、善于發聲,為青年答疑解惑,貼近青年、傾聽青年,從而引領青年。貴州中醫藥大學團委通過微信平臺、抖音等青年學生較為常用的新興媒體及時主動發布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基本常識、相關信息、倡議通知等。同時,貴州中醫藥大學團委還開通了抖音直播平臺,創建了線上品牌活動《團團來談談》,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邀請援鄂醫務工作人員、外出訪學教師、學生工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群體作為嘉賓,用對話訪談的方式引領青年勇挑重擔,做新時代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可通過學生干部群體及時了解各團支部QQ群等社交平臺中同學的思想動況,還可通過微博協會等學生組織時刻關注線上有關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輿論,特別是提及我校的各類信息,會第一時間向學校反饋,積極回答網友提出的各種問題,解答網友疑惑。同時,學校還成立了由專業教師管理的心理輔導團隊,用電話熱線的方式及時幫助全校師生進行心理輔導,解決心理問題。
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方能理論指導實踐;外化于形,方能做到知行合一。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敢于擔當、樂于奉獻、顧全大局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品德。青年志愿者項目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引導青年積極參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當中。一方面,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保障必需品生產加工和做好一線醫務人員后勤保障工作提供了人力基礎;另一方面,為青年投身國家戰略,進一步通過實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供了平臺。據不完全統計,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貴州省積極調動各方面資源,有力組織,合理分配,先后招募兩萬九千余人參與到志愿服務工作當中。在此過程中,貴州中醫藥大學團委積極響應團中央、團省委號召,廣泛動員,先后共有五百余人參與到當地社區、街道,鄉鎮及村支兩委的疫情防控工作當中,其中不乏有地方青年突擊隊的組織者和疫情防控一線的管理者。同時,還借助“手牽手,共戰疫”活動組建了一支由貴陽市本地大學生組成的青年志愿者隊伍,主要針對援鄂一線醫護人員家屬開展包括物資采買、課業輔導、心理咨詢等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