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英
(哈爾濱市道外區人民醫院,哈爾濱 150020)
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嚴重地威脅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為了改善老年患者的預后,在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時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老年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及積極性。
選擇2019年1月-10月來哈爾濱市道外區人民醫院治療的82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納入患者均符合臨床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精神疾病、血液疾病、心腦卒中患者。A組41例,男、女分別為25例、16例,平均年齡為(69.52±3.15)歲。B組41例,男、女分別為24例、17例,平均年齡為(69.36±3.23)歲。兩組的年齡、病程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參與實驗的患者均了解實驗情況并同意實驗。
B組采用常規護理,給予健康宣教等。A組采用優質護理,在B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以下護理內容:第一,心理干預。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服藥,在長時間的病痛折磨下,患者常常會出現不良情緒,最為典型的是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護士通過和患者積極溝通,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動并進行合理的疏導,改善患者的心態,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積極性。第二,飲食護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向患者詳細介紹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癥狀控制飲食的必要性,指導患者正確飲食,確保攝鹽量和糖攝量,禁止吸煙和喝酒。第三,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多方面評估。結合患者的喜好,構建個性化的運動計劃,叮囑患者定期鍛煉,增強患者的抗病能力。
對比兩組不良情緒的優化情況,運用自制的評分表,對患者的不良情況做出評價、分析,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好。對比兩組的血糖水平,包含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同時比較兩組的血壓情況,包含舒張壓、收縮壓。

護理之前,A組的焦慮情緒評分為(49.45±1.55)分,抑郁情緒評分為(50.55±1.85)分;B組的焦慮情緒評分為(49.55±1.52)分,抑郁情緒評分為(50.44±1.54)分,兩組的不良情緒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A組的焦慮情緒評分為(38.25±1.24)分,抑郁情緒評分為(41.52±1.74)分。B組的焦慮情緒評分為(47.11±1.25)分,抑郁情緒評分為(47.22±1.55)分,A組的不良情緒評分低于B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前,兩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并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A組的血糖水平低于B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two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壓情況比較
護理前,A組的舒張壓為(95.41±7.51)mmHg,收縮壓為(160.02±13.52)mmHg。B組的舒張壓為(96.14±7.45)mmHg,收縮壓為(160.12±12.55)mmHg,兩組的血壓水平相差不大(P>0.05)。護理后,A組的舒張壓為(44.55±10.14)mmHg,收縮壓為(134.54±8.14)mmHg,B組的舒張壓為(88.25±10.21)mmHg,收縮壓為(155.41±9.21)mmHg,A組的舒張壓、收縮壓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較長,當前臨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但通過藥物控制和增強護理干預對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積極的治療作用。優質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形式,運用到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可改善患者的心態,提升患者治療疾病的主動性,通過用藥指導、飲食護理以及運動干預等,幫助患者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其臨床療效。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護理之前,兩組患者的不良情緒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通過護理后,A組患者的情緒評分高于B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前,兩組血糖水平并無明顯不同,護理后,A組的血糖水平低于B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相差不大,護理后,A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明顯低于B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意義重大,其能夠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壓,也可以舒緩患者的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