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安,黃金森,陳 程,竇勤耘
(貴州大學,貴陽 550025)
貴州省煤炭資源豐富,通過實地考察,調研煤礦的瓦斯濃度、綜合利用情況、經濟效益及適合瓦斯發電的濃度范圍,計算出資金投入與回本年限及項目的可行性,得出瓦斯發電直接利益和潛在利益,總結出瓦斯發電是目前貴州省煤礦瓦斯綜合利用最合理的方式。闡述瓦斯發電對貫徹國際節能減排政策、社會經濟效益及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的作用,為煤礦企業和決策部門提供有效的技術數據支撐。
瓦斯與煤相生相伴。“西南煤海”貴州省煤層的瓦斯統計儲量為4.3萬億m3,平均瓦斯含量為12.29 m3/t。儲量排名前三的煤田是六盤水煤田、黔北煤田、織納煤田,占全省瓦斯資源量的72.79%。貴州省生產、在建煤礦的預測資源量達3.15萬億m3,占全國總量的22%,平均噸煤瓦斯含量達15.12 m3,居全國前列。
貴州煤礦瓦斯濃度分為三類:一類占有比例較少,濃度大于30%的瓦斯礦井,采用高瓦斯發電機組發電或民用燃氣進行利用。二類占有比例較大,濃度在9%~30%的瓦斯礦井,采用低濃度瓦斯發電進行利用。三類占有比例較低,濃度在9%以下的瓦斯礦井。超低濃度瓦斯使用氧化余熱裝置回收熱能有一定困難,基本是直接排空。
貴州煤礦較為分散,瓦斯民用管網敷設工程量及投資較大,相對消耗瓦斯氣量較少,很難達到一定規模。燃氣鍋爐消耗氣量較大,但燃氣鍋爐熱效率低,加之受季節變化影響,投資回收期長,經濟效益差。利用燃氣機組進行瓦斯發電,技術可靠,投資少見效快,在發電的基礎上實現“冷、熱、電”相結合,目前已成為貴州煤礦瓦斯綜合利用最合理的方式,不僅是能源綜合利用的有效措施,還是貫徹國際節能減排政策、變廢為寶、保護環境的良好途徑。
貴州省積極引導煤礦用好用足瓦斯抽采利用政策。在國家瓦斯抽采利用補貼0.3元/m3,貴州省補貼0.2元/m3,按每1 m3純瓦斯發電2度,每度電按0.5元計算,煤礦每利用1 m3瓦斯可額外產生近1.5元的經濟效益。積極抽采利用瓦斯,盤州市運行的35座瓦斯發電站,安裝203臺發電機組,裝機容量達12.02萬kW·h,一年完成瓦斯抽采量7.78億m3,瓦斯利用量達3.68億m3,瓦斯發電達8.4億度。政策引領效應顯現,統計顯示一個季度,貴州省抽采瓦斯5.62億m3、利用2.25億m3,利用率同比增加47.6%。
多數煤礦企業對瓦斯的觀念已從“要我抽”轉向“我要抽”,為煤礦瓦斯災害治理提供了較好的途徑。
保興煤礦設計能力900 kt/a,可采儲量3 938 萬t,服務年限31.9年,瓦斯濃度≥20%,瓦斯抽放系統抽排瓦斯純量18.5 Nm3/min,高負壓18.5 m3/min,低負壓12 m3/min。
充分利用煤礦抽排低濃度瓦斯,結合煤礦瓦斯實際情況,設計選用600 kW低濃度瓦斯發電機組,該機組效率相對較高、投資不大,適合中小型瓦斯電站。按照“以氣定電,適度規模”總體考慮、統一規劃、效益優先、留有余地的原則,電站規模一期裝機容量定為3 600 kW,采用 6 臺 600 kW 高壓發電機組。
項目總投資1 832.62萬元。其中:建筑工程247.69萬元,設備購置1 083.08萬元,安裝工程240.58萬元,預備85.84萬元,其他145.5萬元,流動資金29.93萬元。
年發電收益2 482.3萬kWh×0.52元/kWh=1 290.8萬元。其中:供電電價0.52 元/kW·h,年供電量(6×600-152.6)×7 200=2 482.3萬kW·h,年運行時間按7 200 h,電站自用電率152.6/3 600=4.2%。
余熱利用2 214 t/a×500元/t=110.7萬元,其中:熱水洗浴年節約標煤(折合)2 214 t/a,噸煤銷售價格按500元計算。
年平均成本535.11 萬元。其中:年消耗機油2.07萬kg×24元/kg=49.77萬元,輔助材料18萬元,年耗瓦斯0.2元/m3×715.3萬m3=143.06萬元,年耗水33元/t×5.36萬t =16.09萬元,工資福利12人×4萬元+3人×5萬元+1人×5.5萬元+68.5×14%=78.09萬元,維修及運行184.23萬元,年折舊171.26萬元,銷售稅金155.07 萬元。
年收益1 290.8+110.7-535.11=866.39萬元,約3.47年實現投資回收,隨著國家及地方的大力扶持建設,政策紅利帶來的收入會使投資回收周期縮短,經濟效益也會更顯著。
預測礦井年平均排放瓦斯量約為25.35 MW,瓦斯發電站年利用瓦斯16.185 MW,僅從瓦斯發電對資源回收考慮,其利用率可達63.84%。
減少了瓦斯排放到大氣中對空氣的污染及瓦斯排放產生的溫室效應,環境效益顯著。
將燃氣機組的尾氣余熱進行回收利用,實現電熱聯供可使綜合效率達到75%以上,節能減排效益顯著,提高資源回收利用。
燃氣發電機組運行時產生大量的余熱,排氣溫度可達550℃左右。進行余熱回收產生蒸汽或熱水。瓦斯發電廠還可采用熱電聯供系統,可以為煤礦提供生活用熱水,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瓦斯的綜合利用。
綜合利用瓦斯資源變廢為寶,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該礦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提高瓦斯防治利用能力,不但給企業創造安全條件,還帶來社會效益。
未進行瓦斯綜合利用的煤礦,瓦斯直接排空大氣,不但會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也是清潔能源的極大浪費。大部分煤礦穩定的供氣范圍都在30%以下,選用經濟性和穩定性較好的發電機組對煤礦低濃度瓦斯進行發電,效益明顯。
貴州省積極引導煤礦用好用足瓦斯抽采利用政策。國家每m3瓦斯利用補貼為0.3元,地方政府相應的補貼為0.2元,對發電機安裝容量超過1 MW的煤礦一次性補助80萬元建設費用;瓦斯電站向煤礦供電節約電費,以0.49元/ kW·h 的上網價格向南方電網供電;安裝余熱鍋爐可回收部分熱量用于煤礦洗浴和供暖使用,少排放的瓦斯將可折算成環保收益。
大力發展瓦斯發電項目,在實現瓦斯的資源化利用、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又能減少煤炭生產的安全隱患,實現瓦斯等溫室氣體的減排,緩解全球溫室效應,促進地區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符合國家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政策及環保要求。
瓦斯發電項目的建設,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經濟上是合理的,變害為利,減少了瓦斯氣對大氣的污染,降低地球表面的溫室效應,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提高了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