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依娜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教師和學生是高校的兩個重要載體,幾乎連接著高校的各項活動。教學過程中發展累積的結果化數據是教育大數據的重要來源之一,如課堂學習、測評互動、網上教學等一系列活動過程,這些構筑起了教學活動的數據集。數據生成、輸出、信息顯示、知識決策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課程與實際應用脫節,理論與動手實踐分離,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學生所想和所需。雖然高校也在不斷改進教育管理流程,優化學科建設,出臺激勵政策,但卻無法精準定位不同學科的建設目標、發展趨勢以及學生培養模式。
當前,我校仍無法脫離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盡管各級部門在不斷優化業務流程,梳理服務目錄,改進工作方式,但仍無法解決行政事務管理流程繁瑣和跨部門業務辦理困難且效率低下的問題。隨著學校的不斷改革,業務部門管理者的思路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主心骨的業務邏輯關系同樣發生了改變,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已無法滿足業務部門的新需求。管理部門重復建設了很多功能相近、流程相仿的應用,造成了高校資源的過度浪費,必須簡化管理流程,優化服務體驗,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大學改革的核心要素應是順應從管理到治理的發展趨勢,實現管理服務治理和業務數據治理。
綜合決策需要深入掌握基礎數據,準確把握發展中的不足,抓牢政策動態,但高校基礎數據不全,數據孤島林立,數據質量低下,數據服務體系缺失,使得高校開展科學化、智能化的綜合決策舉步維艱,再加上領導者和管理者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和管理視野存在差異,這都嚴重影響了綜合決策工作的開展,如師資發展狀況和人才政策的決策、招生計劃的決策、科研發展狀況和學科建設的決策、財務狀況和政策的決策。
教學評估狀況與人才培養模式決策等一系列關乎學校發展的決策項都缺少了校級層面的數據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要以數據作為基礎,實現由事實數據向評價指標的智能轉換,預測趨勢的發生軌跡,提升管理和服務質量,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高校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將原有的線下業務轉移到網絡上,還應利用信息化的新生產力對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進行全面覆蓋,最大化梳理、改進和優化各種過程,形成高校級流程中心,提高數據中心的數據質量。
創新主要體現在信息化建設模式的創新,以滿足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建設模式要由傳統的業務系統模式轉變為以業務場景為視角的碎片化服務建設模式,這種模式創新可以按需按質為學校提供持續化服務。
過去,學校需要在不同的技術構架之下維護整個信息系統,而新的應用模式將引入服務總線、流程引擎、數據治理工具等一系列的互聯網行業先進工具和開放平臺,可以讓更多人參與到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中來。多方參與和開放式開發工具的使用結合了各種教育產業組件庫,完成了相關定制與開發,能夠避免傳統模型建立項目時存在的定制風險。
要真正實現線上線下、PC端、移動端、自助終端的無縫融合,有效解決“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可構建面向學生的線上服務大廳,建立教師和學生的一站式服務場景,打破原有部門邊界,構建校級的服務大廳、流程中心、數據中心。
以行政部門管理類型需求為主要導向的傳統建設理念存在著利用率低、用戶體驗差的問題,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在于轉變當前的建設思路,不能再局限于行政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要讓信息化建設在教學、管理、科研、工作、生活、社會等領域發揮出最大價值,讓師生感受到信息化建設的方便。基于平臺化的理念,能夠實現從垂直應用到集成服務的轉變。
高校在完成傳統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后,管理者和信息中心能夠獲得業務數據結果的渠道較為單一,只能從信息系統中獲得。一方面,信息化收集不了終端用戶在使用系統過程中的行為數據,不能為數據的使用提供依據;另一方面,現有的業務成果數據不能給各級管理人員帶來有價值的決策和幫助,使得海量數據積累在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中,不能顯示出真正的意義和價值。要對信息化的使用過程進行改變,在服務化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推廣,積累所有的行為數據和流程數據,并通過對自動數據分析和數據展現工具的運用來形成一個有針對性的數據分析模型。要有效分析學校數據,為各級管理者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并根據用戶行為數據為服務轉型和優化提供數據支持,使信息化提供的智能自動化服務能夠更加方便有效地服務于用戶。
將校園中所有涉及業務定制的部分定義為校內私人服務應用模式。建設者提供的是一個校內私有服務的應用程序,可作為學校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統。服務訪問模型不會像傳統模型那樣困難,校外的各種服務可以很容易以標準化的方式進入校園,并在學校規定的標準內運行。
信息化建設除了要從建設思路、建設模式、接入方式這幾方面進行轉變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完成校內信息化建設組織架構的轉變。可建立流程規劃組,專門負責梳理校內各級流程;建立服務規劃組,專職設計校內各類服務;建立資源保障組,統籌管理校內教學資源;建立技術保障組,統一維護校內信息化建設內容的穩定運行,讓信息化辦公室不再是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執行者,而是組織者和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