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恒福
幾何知識作為初中數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十分關鍵,學生對幾何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情況,不僅能夠直接影響到初中數學的學習效果,還能夠對他將來的學習產生一定影響。鑒于此,本文對如何開展初中數學幾何教學進行著重分析與探討,同時提出部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廣大教師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幾何知識是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重點,教師教與學生學都相對較為困難.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采用形象的分析方式甲引導學生思考與觀察兒何定埋或概念,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應采用了靈活多樣、輕松活躍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掌握兒何知識,這對提升初中數學課程整體教學質量來說相當重要。
幾何學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需要而誕生,幾何學知識具有超強的抽象思維和嚴謹的邏輯推理,這使得剛接觸幾何的學生中相當部分產生畏難情緒,無疑也構成了初中數學教學重點,幾何學習要求一定的生活積累和相應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幾何興趣,是初中幾何教學的首要課題,教師首先要完成幾何入門訓練,在備課、教學等環節中針對初中生特點,逐漸介紹幾何的產生、發展以及應用在生產與生活中的巨大貢獻,在教學中盡量結合實際生活,現實場景,要求學生多觀察,體驗圖形實際應用與變化,使抽象轉為直觀效果。
朱熹說:教人不見意趣,心不樂學。在幾何教學實踐中注重灌輸生活幾何知識,幾何思維訓練,圖形繪制工具的使用,平時盡量多引導學生觀察身邊事物形體,增加感性認識,逐步過渡到想象與思維習慣。幾何語言精練、嚴謹,授課過程中,多注意語言規范、精確。正確組織學生練習,循序漸進培養學生集和思維和技能訓練,在不斷練習中逐步形成。教師制定幾何教學計劃,要盡量做到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出發選取習題與教學密切結合,聯系現實生活的集和問題設計與解決,堅持練習多樣性和學習的豐富性,不只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
從數學學科知識中選擇中學幾何知識來研究新課標下中學數學教師的幾何知識現狀。
按照《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規定7一9年紀(即初中階段)圖形與幾何的內容主要包括:1圖形的性質;2圖形的變化;3圖形與坐標。《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高中階段所學的幾何知識主要有必修系列和選修系列,其中必修系列中的模塊主要有兩個方面:1立體幾何初步;2平面解析幾何初步;而在選修系列當中:選修2-1中介紹的幾何知識主要是空間中的向量與立體幾何;選修3一1中關于數學幾何史的選講;選修3-3球面上的幾何以及選修4-1幾何的證明。此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課改的實施,計算機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中學數學教育這方面的應用效果越來越顯著,而幾何知識作為數學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支,它是思維訓練的最有力學科,它對訓練中學生的智力、提高智力水平有著獨特的價值。因此,如果在幾何課堂上適當的應用計算機,展示立體幾何的動態效果,讓學生易于理解,那樣會大大的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4.1 教材的原因
現行中學幾何教材中過于注重幾何學自身體系表達,使用元素素材顯得嚴謹和抽象、枯燥與單一的表現形式。導致學生的學習方式呆板,缺乏靈活與創造力,針對教材中僵硬的幾何概念,演繹推理和邏輯證明容易形成更多的學生畏懼幾何,拒絕幾何,對幾何乃至整個數學教學都喪失信心和興趣。
4.2 學生的原因
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地知識與技能不扎實不系統。到了初中幾何數學階段,教學手段與環境與小學階段教學相比發生改變,初中數學學習難度增大,使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特別是幾何語言的陌生,甚至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4.3 教師的原因
初學幾何,難免生疏,而初中階段又與以前的學習環境與方式是具有很多不同,如果教師忽視這些存在,一味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很難克服學習幾何的心理障礙。為此教師應該多訓練幾何數學語言,重視學生的口頭表達訓練和文字敘述方式,多鼓勵多肯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畏難情緒,使學生的知識不斷鞏固提高。
4.4 教學理念傳統
幾何教學講求思維創新,但是目前我國很多教師依然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不能了解學生的知識誤區,也不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5.1 培養學習幾何興趣
運用幾何的美感吸引學生。幾何圖形較為注重線條感,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不同顏色繪制幾何圖形,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向學生展現幾何的美感和幾何為生活制造的精彩以此引起學生對幾何的關注,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5.2 重視幾何學入門培養
首先學習幾何離不開各種圖形,以往的代數語言習慣在文字與數字上思維,不熟悉圖形表述與幾何語言。而沒有圖形識別與繪制,就不會正確理解題意,不會有正確的幾何思維,逐漸訓練學生的圖形基本常識,養成看到圖形就聯想到圖形的性質。逐步形成對幾何的熟悉與感悟,積極幫助學生應對和克服新接觸幾何產生的困難。
5.3 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幾何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應增加初中數學幾何教學的實踐環節。比如,在講授“圖形的認識”時,通過舉例生活中的三角形、圓形、四邊形建筑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到生活實踐中尋找幾何圖形,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幾何教學的有效性。
只有調節課堂氛圍,讓學生輕松學習,將學生和幾何之間的距離拉近,建立學生對幾何的興趣與信心,靈活使用幾何知識,才能為此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作者單位:通化師范學院)